72句木心简介资料介绍精选
木心简介资料介绍
1、他不曾撰写苦难回忆录,很少谈及那段人生,仿佛一切从不曾发生过。
2、 另外,阶梯式的图书馆收藏着木心的作品,也收藏着木心喜欢的作家们的作品。去木心美术馆,一定别忘了去阶梯式图书馆坐坐,你会觉得,尘世很远,书世界静好。
3、木心先生一生命运多舛,几次入狱。他心态平和,在狱中用写检查的纸写了65万的文字,画钢琴键盘,无声地弹奏肖邦等音乐大师的钢琴曲。出狱后,似乎不愿意触及那些往事。他说,不知原谅什么,诚觉世事尽可原谅。
4、他笔下的主人公和大多数人一样,有着迷茫、孤独、自我身份的不确定感,但仍在尽力寻回隐约感受到的尊严。
5、 几幅被放大的狱中手稿,静静地悬挂在阶梯休息室的墙壁上,正对面的落地大窗可见芳草、碧水、木船和绽放水上的乌镇大剧院。我知道,这些狱中手稿,是木心被关在漏水的防空洞的那些年,省下写“悔过书”的笔墨纸张,偷偷写的。那时候,他是多么渴望有窗,窗外有景。
6、于是,这锁反而不只是为了提防外人,还是一种象征、一种装饰,不仅告诉别人你只爱一个人,还告诉他们你很爱这个人。
7、卡夫卡的小说没有什么阅读障碍,他的风格是平静、清晰、简单。但在表面的伪装之下,普通的意象,平淡无奇的故事之下,是现代人惴惴不安的现实。
8、我的笔名,一度用过“田宿蘩”,这是同学孙牧心给我起的。当时,民主运动高涨,“白色”恐怖。他知道我买了不少进步书籍,出于好心,将我所买的进步图书,只要有“王伯敏”签名的,一一添加笔画。如“王”,两旁加两竖,即成“田”;又“伯”字,上加宝盖头,即成“宿”;又“敏”字,上加草字头,下加“系”,即成“蘩”。同学们无不以为妙。
9、木心(1927年2月14日—2011年12月21日),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中国当代作家、画家,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出版多部著作。1927年生于浙江嘉兴市桐乡乌镇东栅。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10、这是他历数幼年的故家——也就是乌镇东栅财神湾一八六号——总共多少人,其中大半是仆佣:
11、《芥子园画谱》是一套世间少有珍藏的艺术品;同时也是零基础学者的入门教科书。不管是拿来欣赏,还是作为绘画入门的书本,大家都应该看看这套书。
12、木心的这些美专同学中,以陈沙兵、葛克俭和夏子颐最为活跃。三人早年参加过抗日救亡运动,还从事鲁迅所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进入上海美专后又都加入了中国共产d,并于1946年四月一起成立了中共上海美专d小组。1946年至1948年期间上海美专的多数学生运动,就是在这个d小组的领导下展开的,其中就包括组织美专学生参加鲁迅逝世十周年纪念大会和到万国公墓祭扫鲁迅墓。
13、木心先生的画作被大英博物馆收藏,是20世纪的中国画家中第一位有作品被该馆收藏的。木心先生的散文与福克纳、海明威的作品一道被收入《美国文学史教程》。
14、《芥子园画谱》成书于清代,自此便风行了300余年,毫不夸张地说:它是艺术名家的摇篮,可以快速培养艺术修养。
15、《那个写从前慢的木心,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16、木心说,这是他的美学纲领。倪云林的“一出声便俗”,他用了一时,我用了一世。
17、对此传世珍宝,我们竭尽全力,重新编辑出版了这本《芥子园画谱》线装彩页版,希图将其精髓尽现于您眼前。
18、齐白石把《芥子园画谱》当做自己的启蒙老师,他的回忆自述说,借来的书,用松油柴火为灯,一幅一幅的勾影。足足画了半年,把一部《芥子园画谱》,除了残缺的一本以外,都勾影完了,钉成了十六本。
19、该书征引的资料主要来自木心业已出版的个人著述、研究木心及其作品的著述、与之相关人物的著述、地方文献、公私馆藏资料、木心与师友间的来往书简、媒体访谈等。凡有出处,均一一注释。除编年对象本事外,与之有密切关系的人和事,以按语的形式略加介绍,以为本事之助。
20、他要来笔纸墨水,在小小的纸片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藏在破旧的棉裤夹层里。他说,他不甘心。他说,有了笔纸墨水,也就有了他的艺术。
21、《芥子园画谱》的影响力犹如这枚小小的种子,携带着能量,飘散在各处,在每一个人心中种下一座须弥山。
22、笔者之所以会关注到王伯敏的资料,是因为在乌镇东栅木心故居纪念馆的生平馆里展出了一帧木心与王伯敏等十二人或立或蹲在上海鲁迅墓旁的合影(图一)。据此,笔者才得知木心与王伯敏在青年时代曾有过交往。2015年夏笔者在上海市档案馆查阅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简称上海美专)的档案时,又意外发现木心(本名孙牧心)与王伯敏两人的成绩单均赫然在列,这才得知他们是求学上海美专时同一个专业(西洋画系)的同学。
23、 美国诗人阿尔弗雷德·科恩曾在木心美术馆开幕典礼上发言,他说:在木心《童年随之而去》中,童年孙璞在河水中丢失了他心爱的碗,现在这遗失之物变成美术馆,还给了木心。其实,木心是把他最心爱的碗,盛满珍馐,留给家乡,留给了热爱艺术,懂得艺术的人们。
24、 陈丹青在《绘画的异端》一文中,对木心的画作有较为详细的介绍,他说,木心在绘画上走的是一条神乎其神的路,他作的是转印画。所谓转印画也称为拓印画。制作方式大致是先在玻璃(或类似材质)上涂满水域色彩,以纸覆盖其上,翻转后,趁着纸面上湿濡流溢的水渍、斑痕,即兴演成各种图案、图式、图形。
25、不过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拨乱反正。众多曾被误会被曲解被遗忘的文学家如出土文物,重新焕发光彩,出现在读者面前。到了九十年代,连一些原本就属二流的文坛前辈都被冠以“大师”的头衔。矫枉过正甚多。这其中,没有“木心”的名字。可以说,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原本不存在木心这么一号人物。
26、图六:孙牧心、王伯敏、张怀江和夏子颐的合影
27、强盗找到了他,把他打得半死,倪瓒一声不吭。强盗走了以后,仆人问他:“老爷您怎么不吭声,这又是何苦呢?”
28、然而,300多年前的教材,在瞬息万变的今天,是不是已经过时了?
29、《从前慢》是中国当代作家、画家木心先生创作的一首诗歌,被收录在《云雀叫了一整天》里。2011年底,木心先生去世。《从前慢》开始被人传颂,这首诗被当成了情诗,广为流传。
30、这样一个家,我只经历了五年,之后,在杭州、上海过了四十多年,美国二十五年。
31、遗稿中另有两组更“庞大”的名单,一份应是上海艺专的同学姓名,另一份,是他寄身近三十年的工艺美术工厂员工。锻炼记性吗?我想,晚年木心是在不断反刍行将过完的一生,而当转头面对外界,就那么几十个字。
32、他从小接受了严格的传统诗词教育,所做的诗句字字珠玑句句美的像梦。
33、●《中国精怪故事》:一套承载童年回忆的奇书!
34、临终前他在病床上也是叨唠这句:“我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哪”。这一句被印在他的诗歌集《云雀叫了一整天》的封面上,可见他对它的喜爱。
35、这个问题,由著名艺术家、现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冰先生来回答再恰当不过了。
36、山居生活一开始还挺新鲜,但慢慢地,孤独、寂寞就来了,且来势越来越猛。正如他自己所说,“人害怕寂寞,害怕到无耻的程度。换言之,人的某些无耻的行径是由于害怕寂寞而做出来的。”
37、真的。倘若我是木心的侄甥,仍无法获知为什么他能写出“你再不来,我要下雪了”。交往二十九年,有时,我巨细无遗介入他的日常,他开口,我便知道会说什么,但我还是不明白何以他在赠我的诗中写出“仁智异见鬼见鬼,长短相吃蛇吃蛇”。
38、他不写回忆录。他说,回忆录很难诚实。但有谁到了中年晚岁而不回想自己的往昔吗?遗稿中,我发现他在世界文学史讲稿最后一页,写着平实而简单的记述——那年他大约六十六岁——某年在哪里,某年到哪里……这是他唯一的“年表”,自己看看,没有发表的意思。近时木心遗稿拟将出版。在数十册小小的本子里,不下十次,他零碎写到某段往事,同样简洁,譬如抗战期间避难嘉兴的一段:
39、 听木心讲课、读诗、谈艺术,更可见木心的博学多识,睿智大气。有人感叹,木心的学问不是插在口袋前的钢笔,而成为他血液里时刻流淌的东西。依稀记得初读《文学回忆录》,令我心明眼亮的句子:“《红楼梦》中的诗,如水草。取出水,即不好。放在水中,好看”。多少人长篇大论“研究”《红楼梦》,然木心就这么一句,够了。
40、●继《弱者的武器》之后,斯科特的又一部力作。
41、常被认为和“你再不来我就要下雪了”为一段诗,但其实只有一句。扩展资料木心对黑暗中文学曙光的看法:
42、木心喜欢元四家里的倪瓒。他给学生们讲过一个故事:倪瓒有洁癖,有一天他家里进了强盗,倪瓒躲在一边。他等得不耐烦,于是焚起香来。强盗循着香味儿发现了他:“在那里!只有倪瓒才会这么干!”
43、一件就是上文提到的1946年11月25日,他们一起前往上海郊区的万国公墓瞻仰鲁迅墓。此次除了也发现图一外,还另外发现了一帧拍摄于同一时间但十二人均为站姿的同款照片(图二)。
44、 因为没有刻意的人物介绍,我注意到进美术馆的人,也有很多并不熟悉或者知道木心。但大多数人都在画作区停留很久,赞叹木心画作的鬼斧神工。
45、这是平实剀切的话。我不是学者,我该从自己与木心的漫长交谊中,退开几步,放下己见,顾及众多爱木心的人,而春锦所做的一切,正是念在日渐增多的木心读者——三十多年前,木心毫无声名,我俩在曼哈顿人流中且走且聊,或在各自的厨房煎炒烹煮,相对抽烟,万想不到桐乡有个孩子,名叫夏春锦。
46、陈丹青曾这样评价木心:“你不遇到他,就会对这个时代的问题习以为常。可等到这么一个人出现,你跟他对照,就会发现我们身上的问题太多了。我们没有自尊,我们没有洁癖,我们不懂得美,我们不懂得尊敬。”
47、第二天,再去西栅景区,就可以有大半天时间在木心美术馆消磨了。只要别误了19:31桐乡到合肥南站的高铁。
48、其实,起初的时候,我对木心并无甚感觉,曾多次在书店里,拿起他的书翻过几页后又放下了。一方面固然能感觉到他文风的与众不同,但其现代主义倾向的表达,令我读起来颇感吃力;另一方面,当时的媒体对木心颇有些吹捧,我向来冥顽不灵,对被热捧的人和书内心总不免有些抗拒,要与之保持一段距离。以致当他在世时,我没有想过要去见他一面;当得知他逝世的消息时,我亦麻木地没有去送他一程。这就是我对木心最初的态度。
49、时代的大浪打过,无数理想碎成齑粉。木心既没有被毁灭,也没有自我毁灭。“他是少数能够保全自己的人。”
50、木心在大陆出名,首先得益于他的“学生”陈丹青。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陈丹青在美国遇到了落魄潦倒的木心。木心以沙龙形式给陈丹青等留学生讲授文学艺术,惊为天人。其实,这是陈丹青知识面狭窄导致的。陈丹青画画一流,但术业有专攻,画得好不等于理论水平高,比如齐白石。木心的讲义,说到底就是拾人牙慧,西方美学理论里参杂些个人的感悟,其水准与上世纪八十年代重点大学中文系男生宿舍“卧谈会”相仿。系统学过西方美学理论的都不会对木心的“思想”大惊小怪。
51、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52、他说,倪瓒的“不可出声,一出声便俗”,是他一生的美学纲领。
53、木心博才多艺,有各种途径可以抒发胸臆,诗、散文、小说、文论、戏剧、音乐皆擅,绘画只是其中之也是他初入艺术创造之门首先掌握的一门专业。
54、《芥子园画谱》施惠画坛300余年,育出代代名家,可谓功德无限。何镛称此书“足以名世,足以寿世”,然也。
55、木心写过一首《从前慢》,相信知道他的读者都看过:
56、这六帧照片,均在木心逝世后发现,这次又因从王伯敏之子王大川先生处找到原照,得以向世人呈现高像素的图像,无疑丰富了青年木心的影像资料,弥足珍贵。
57、从1982年秋,初到纽约的陈丹青意外在地铁上结识木心开始,两人的亦师亦友的师生情谊便持续到了木心离世,在这段时间里,他一直尊木心为“先生”。木心对陈丹青有传授知识之恩,一直以言传身教影响着陈丹青;而陈丹青也尽己所能完成老师的夙愿:归乡、出书、安葬、为人所知,让木心晚年有所安慰。两人的师生情谊让人感动。
58、木心(1927年2月14日-2011年12月21日),生于浙江嘉兴市桐乡乌镇东栅,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中国当代作家、画家。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1982年定居纽约。2011年12月21日3时逝世于故乡乌镇,享年84岁。
59、木心的笔名共有十一个,分别是:吉光、高沙、裴定、马汗、桑夫、林思、司马不迁、赵元莘、杨蕊、罗干和木心。
60、他原名孙璞,字玉山,又名孙仰中,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到杭州、上海求学后更名为孙牧心。孙牧心成为木心使用时间最长的通用名,也是正式名。“木心”这个笔名即来自孙牧心,关于改名的原因,木心自己说过:‘牧’字太雅也太俗,况且意马心猿,牧不了。做过教师,学生都很好,就是不能使之再好上去:牧人牧己两无成,如能‘木’了,倒也罢了。其实是取其笔画少,写起来方便。
61、木心先生的传奇一生衔接了中国“文革”前到今日的文艺桥梁。而他的艺术活跃的在东西方与古典及现代之间对话。他1927年出生於浙江乌镇世家,本名孙璞。在14岁时发现一位远亲也是知名诗人茅盾废弃的书房中发现文艺宝库,他开始系统性的阅读西洋的哲学史诗,加上从小上私塾得以深入习得中国古经典。
62、木心出生的那一年,恰逢南昌起义。时局动荡,大时代车轮轰隆隆碾过中华大地。但因为那时家境尚好,少年木心并未受到太多影响。他只知读书,后来他调侃自己那时候是得了“文学胃炎症”。
63、后来《泡沫》在乌镇被迫停刊,木心就将编辑工作带到了杭州,当时他正与叶文西在杭州创办业余艺术团体“杭州绘画研究社”,实为杭州中共地下d的一个联络点。新的《泡沫》上曾发表叶文西写的小说《夏衣》,主角就叫罗干,其原型即是木心。
64、在编撰过程中有幸得到众多师友的鼓励和帮助,特别是陈丹青、陈子善、王奕、王韦、张天杰、曹立伟、邓天中、叶瑜荪、韦泱、周立民、尹大为、高玉林、周乾康、徐自豪、曹凌志等先生,或提供线索和资料,或指点行文和体例,多有受益,在此一并致谢。其中又要特别感谢陈丹青先生和谢泳先生百忙之中为这本小书作序。其实,我现在所做的只是在个人从事木心生平研究漫漫长途中迈出的一小步,如要做成年谱,将有更长的路要走。
65、十年结束,木心去了纽约,与一众留学生畅谈东西方人文艺术历史。在伦敦之行录像《1994》里,年逾50的木心西服笔挺,皮鞋锃亮,腰板直立,风度翩翩地走在伦敦街道上,再没有比他更意义风发、气度优雅的一个绅士了。
66、2006年-2011年:回国定居...10
67、作为立体主义绘画创始人,在一个新的画风与旧的传统中必定会坚持自己的立场,不断创新才能使之光大。
68、木心素来推崇福楼拜的“呈现艺术,退隐艺术家”之论,但笔者认为“知人论世”古有定论,基于深化研究的必要,整理其生平行迹应是题中之义。关于这一点,我曾在《木心的一份“自制年表”》一文中做过简要的论述,因当时已经说的比较清楚了,现转录如下:
69、在第一期视频中,陈丹青馆长亲自带你走进木心美术馆文学厅,回顾木心一辈子的文学之旅,细述“史外山人”木心与文学世界的渊源,重启写作的契机,文学创作的习惯与逸事,怎样一生无愧于艺术的教养。
70、木心先生生前在两岸出版散文、小说、杂论、随笔、俳句、诗集共三十余种,逾数百万字,身后遗留手稿稿本四十余册,散页不可计数。木心美术馆文学馆分设十五张桌面,二十枚展柜,陈列了木心早年阅读的民国版书籍、青年时期私下写作的幸存手稿、旅美与归国后积存的部分手稿,其中最珍贵的是木心早年的曲谱、话剧稿、特殊时期的“言论交代”与申诉书等。晚年手稿中,以《诗经演》、《我纷纷的情欲》、《巴珑》、《伪所罗门书》的稿本最为完整。陈丹青馆长在视频当中一一为你展开讲述。
71、 听木心讲课是一种享受,听木心读诗则又是另一种享受,他像个孩子,正陶醉着自己搭建的宫殿,他读自己的诗作,没有丝毫造作,仿佛只是喃喃自语,自语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
搜索更多
72句木心简介资料介绍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