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句谭嗣同简介及作品精选
谭嗣同简介及作品
1、锁线精装,纸质优良,印刷精美。阅读收藏皆宜,阅读体验良好。
2、为说明世界之本质,先生在《仁学》中引进了当时西方流行的“以太”概念。《仁学界说》中有言:“仁以通为第一义。以太也,电也,心力也,皆指出所以通之具。”又“以太也,电也,粗浅之具也,借其名以质心力”。先生将“以太”改造为一个本体论概念。在他看来,“以太”是充盈于天地之间、无所不在之介质形式,而正是因为有了此种介质,使得全世界乃至整个宇宙均处于有形及无形联系当中,“通”之义遂由此而生。
3、没有马关条约,台湾就不会割让给日本,也就不用二战后再收回,也就从根本上没有了李登辉陈水扁蔡英文之流折腾的份。
4、先生以仁为出发点,不但攻击“君为臣纲”,还驳斥“父为子纲”和“夫为妻纲”。庄子的“道通为一”是先生借以发挥“仁”之思想的基本观念。世界万物的等别差异均不具备意义,由是而有万物平等之观念。基于此观点,先生引用庄子“相忘为上,孝为次焉”而去推翻三纲思想所强调的孝之观念。龙绂瑞曾于《武溪杂谈录》中记载先生关于父子关系之见解:“守节为宋人谬说。父子天性,色养是应尽之责,无所谓孝。”
5、天地正气,横刀难破,有心无力,仰天大笑,以我血召后人而奋进。
6、翻译:希望出亡的康有为、梁启超在逃亡中投宿时能像张俭一样受到人们的保护。希望战友们能如杜根一样忍死待机完成变法维新的大业。我自仰天大笑,慷慨赴死,因为去者和留者肝胆相照、光明磊落,有如昆仑山一样的雄伟气魄。
7、戊戌年八月十三日下午申时的北京宣南菜市口刑场,先生与世长辞,但这不仅是一个烈士对于革命的献身,更是一位哲学家对于理念之致敬。
8、 1898年谭嗣同应诏赴京变法,时年34岁,和夫人李闰分别时,除了赠以《戊戌北上留别内子》一诗,据说他们夫妇在别离前夜,还对弹“崩霆琴”与“残雷琴”依依惜别。北上时谭嗣同将“崩霆琴”与“残雷琴”以及“凤矩剑”带在了身边。多少年之后,不论是秋风飒飒还是春雨霏霏,在“大夫第”绕室徘徊,侧耳倾听,那屋宇栋梁间仿佛依然缭绕着他们那永不消逝的琴声!
9、昆仑祭殇,肝胆不存,何惜去留,共公怒触,白发千丈祭国殇。
10、谭嗣同是民族先烈,也是浏阳先贤,继承、发扬的基础是整理与研究。
11、1901年,上海国民报社首次出版《仁学》单行本,随后,清议报社亦将《仁学》全稿校印,并在广告中声称要将此书翻译成外文,“俾文明国见此,应知吾国之大有人也”。此后,日本、上海等地频繁重印《仁学》,甚至多次脱销,仁学之风遂席卷海内外。
12、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9月21日,西太后发动政变。慈禧连发谕旨,捉拿维新派。谭嗣同听到政变消息后并不惊慌,置自己的安危于不顾,多方活动,筹谋营救光绪帝。但措手不及,计划均告落空。在这种情况下,他决心以死来殉变法事业,用自己的牺牲去向封建顽固势力作最后一次反抗。他对劝他离开的人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13、“小品雅集”(全六册)——中国雅致生活宝典,一份对美、对诗意生活的向往
14、自古以来高高云层就聚集在这座雄关之上,秋风阵阵总是吹散哒哒的马蹄声。
15、对于死,诗人谭嗣同早有准备。当政变发生时,同志们曾再三苦劝他避居日本使馆,他断然拒绝,正是由于他抱定了必死的决心,所以才能处变不惊,视死如归。
16、除夕,年终岁尾最容易勾起人们的各种怀念。作为一名文人、爱国志士,谭嗣同在这除夕之夜感想万千,“年华世事两迷离”当时诗人虽至而立之年,但前途黯淡,世事迷茫,诗人心中堆垒的爱国之情郁结。“敢道中原鹿死谁?”中原逐鹿,这里指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完成改天换地的伟大事业。“不敢谈论”,恰恰表明心中常怀此志,只是目前无法实现罢了。
17、谭嗣同(1865年3月10日—1898年9月28日),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
18、君既系狱,题一诗于狱壁曰:“望门投宿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盖念南海也。
19、逃亡生活是如此紧张,看到有人家就上门投宿,我希望出亡的康有为、梁启超能像张俭一样受到人们的保护。也希望战友们能如杜根一样忍死待机完成变法维新的大业。我横刀而出,仰天大笑,因为去者和留者肝胆相照、光明磊落,有如昆仑山一样的雄伟气魄。
20、初,君之始入京也,与言皇上无权、西后阻挠之事,君不之信。及七月二十七日,皇上欲开懋勤殿设顾问官,命君拟旨,先遣内侍持历朝圣训授君,传上言康熙、乾隆、咸丰三朝有开懋勤殿故事,令查出引入上谕中,盖将以二十八日亲往颐和园请命西后云。
21、参预新政者,犹唐宋之参知政事,实宰相之职也。皇上欲大用康先生,而上畏西后,不敢行其志。
22、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23、陕西籍老前辈作家柳青说过一段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24、作者以崇拜先贤的真情,苦心结撰,排辑史实,比对文献,力求原汁原味地展示谭嗣同的生命历程和思想变迁,为走近谭嗣同提供了新途径。
25、波澜壮阔的河流在它面前都显得很拘束,大山在潼关面前也懂得自己不平坦。
26、1877年,他拜师涂启先,系统学习中国的典籍,开始接触算学、格致等自然科学。此后又到兰州,在他父亲的道署中读书。1884年,开始周游四方,观察风土,结交名士,他的思想更富于斗争性。1888年,他在著名学者刘人熙的指导下开始认真研究王夫之等人的著作,汲取其中的民主性精华和唯物色彩的思想。
27、诗人在这首诗中所呈现出的,是一种扩张式的、外拓型的心态。这是一种在新旧社会交替之际所急需的新型人才应有的精神状态。它昭示了诗人短促而轰轰烈烈的一生,即将就此展开。
28、袁幕府某曰:“荣贼并非推心待慰帅者。昔某公欲增慰帅兵,荣曰:‘汉人未可假大兵权。’盖向来不过笼络耳。即如前年胡景桂参劾慰帅一事,故乃荣之私人,荣遣其劾帅而已查办,昭雪之以市恩;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旋升宁夏道。
29、谭嗣同是戊戌六君子之为了国家的新生牺牲了自己年轻生命,变法虽然失败了,但他的改良思想及其勇于献身的精神却激励着后人。
30、此诚悲也,长歌当哭,或许这是他作为一代任侠的怀古情所致。“无生者无以谋成事,无死者无以召后辈”,就像赵氏孤儿一样,当灾难降临时,总有人做公孙杵就舍生取义,也总要有人做程婴忍辱负重以图后计。先生选择了前者,并不是不知卧薪尝胆之意,或许是内心的侠客情怀所致——为义与心。“各国变法无不有流血牺牲者,谭某愿为维新第一人”。字里行间,不见畏缩,但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之悲壮与浩气。而谭先生又是一个充满侠气的人。
31、谭嗣同一生致力于维新变法,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是维新派中的最激进者。早年在湖南举办新政,利用时务学堂培养了大量的维新志士。
32、今年四月,决定国家大计的诏书颁布后,谭君由于翰林院侍读学士徐致靖的保荐,被皇帝宣召。碰上他这时生着大病不能上路,直到七月间带病进见皇帝。
33、谭嗣同生前最后一首诗《狱中题壁》,用煤渣写在监狱的墙壁之上。
34、那是个危机四伏的晚上,谭嗣同直接造访袁世凯。他把光绪皇帝的密诏拿给袁世凯看,然后说:今天可以救皇上的人只有您了,您要是愿意救就赶紧救吧,您要是不愿意救,请杀了我然后到颐和园告发我,您同样可以得到大富大贵。袁世凯急了,说你把我当什么人了?我和你一样受过皇上的特殊礼遇,你说说我们怎么救吧?于是,两人商量了诛杀荣禄软禁慈禧的周密计划。谭嗣同问他诛杀荣禄可有把握?袁世凯轻蔑的说就跟杀一条狗一样。
35、谭嗣同的老爸叫谭继洵,这个人勤勤恳恳,不贪不占,在官场上很能忍让包容,官声很好。
36、何为侠气,谭先生的侠气又体现在哪?先秦时,侠客是跟随自己的内心或坦然、或激愤面对天下一切事的人,他们是一群能为自己的心做主的人。李白曾说:“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不为功名,不为君立,不为青史,只为自己的心而雄,一旦有了理想,哪怕前路漫漫,千难万险,哪怕天崩地裂,乾坤毁灭,读者若有一丝尚存,便誓不放弃,不抛弃,直至死亡,为心活,为心死,这是墨子的侠气。而谭先生以《墨子》而有任侠怀古元气。谭先生的侠气在于为一颗救国心而死,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样的侠气与尚武精神在当时乃至现在已是不多见了。
37、召见时,他回答皇帝的话很合皇帝的心意,光绪破格提升他为有四品卿衔头的军机章京,同杨锐、林旭、刘光第一起参预新政,当时称为“军机四卿”。
38、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维新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39、《仁学》全书总体逻辑构成为“以太—通—平等”,最终全部指向“仁”。
40、按道理说,谭嗣同百分百属于既得利益阶层,他毫无疑问应该与那个体制结成命运共同体。休戚相关,荣辱与共。
41、不仅革命派的仁人志士对先生推崇备至,梁漱溟、顾颉刚、钱穆等国学大师亦将《仁学》视如瑰宝,频频荐读。哲学家冯友兰曾评价:“谭嗣同回答了当时时代提出的问题,指明了时代前进的方向,就这两点上说,他不愧为中国历史中的一个大运动的最高理论家,也不愧为中国历史中一个代表时代精神的大哲学家。”钱穆认为先生是近代最早站出来正面与纲常名教交锋之勇士,是“五四运动”创榛辟莽的先驱者:“近世以来,学术思想之路益狭,而纲常名教之缚益严,然未有敢正面对而施呵斥者,有之,自复生始也。”他赞誉先生之呼声是黎明到来前的最强音,他的著作闪烁着非凡的启蒙力度和热度,毫不逊色于“五四”启蒙者的呐喊。
搜索更多
42句谭嗣同简介及作品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