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句狄更斯简介100字精选
狄更斯简介100字
1、狄更斯特别注意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因财丧德的卑鄙小人尤利亚·希普代表着资本主义社会的无耻和虚伪。为了在这世界上“可以行得通”,他谦卑再谦卑,忍让再忍让,在胁肩谄笑,摇尾乞怜的面具下,掩盖着攫取财富和地位的野心。他永远在窥视,永远在寻找损人利己的时机。
3、狄更斯倾其一生,蘸着血和泪,伴着苦与乐,记录下了他与伦敦的旷世奇恋,完成了他不朽的伦敦“单城记”。他的笔将伦敦的伟大与渺小、高贵与卑劣、繁华与龌龊尽数解析,绘制了一幅万花筒式的伦敦全景图与伦敦众生相,为后世的读者留下了部部佳作、篇篇经典。他眼中的伦敦,一如今天的伦敦,尽管不尽如人意,却依然魅力无穷。伦敦人无不为狄更斯而自豪,每年开往肯特郡“狄更斯节”的“匹克威克号”专列,都依然会挤满身着19世纪服装的伦敦人。(狄更斯简介100字)。
4、《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创作的长篇小说,被称为他“心中最宠爱的孩子”,于1849至1850年间,分二十个部分逐月发表。
5、安徒生(丹麦)、普希金(俄罗斯)、狄更斯(英国)、乔伊斯----英国、马克吐温----美国、薄伽丘----意大利、高尔基----苏联、萧伯纳----英国等。
6、今年的6月9日将是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查尔斯·狄更斯逝世150周年的日子。狄更斯的文学地位已经毋庸赘言——他是纳博科夫、奥威尔、卡尔维诺等作家盛赞的文学前辈,是BBC剧集、好莱坞电影、西区剧场取之不尽的灵感来源,而他在自己的时代掀起的阅读狂潮更是只有后来的“哈利·波特”能够比肩。(狄更斯简介100字)。
7、由于皮普沾染了上流绅士的势利习气,所以当他最初获悉自己的所谓“远大前程”并不是来自较为体面的哈维沙姆小姐,而是来自那个态度粗暴、令人畏惧的逃犯马格威奇时,他不禁大为震惊。不过,最终他还是克服了自己在伦敦染上的那种浅薄的处世习气,暗自发誓一定要保护好潜逃回国、特意来看望他的马格威奇。
8、狄更斯,英国小说家。他只上过几年学,全靠刻苦自学和艰辛劳动成为知名作家。他生活在英国由半封建社会向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其作品广泛而深刻地描写这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鲜明而生动地刻画了各阶层的代表人物形象,并从人道主义出发对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及其代表人物进行揭露批判,对劳动人民的苦难及其反抗斗争给以同情和支持。但同时他也宣扬以“仁爱”为中心的忍让宽恕和阶级调和思想。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艺术上以妙趣横生的幽默、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气氛的有机结合著称。
9、1812年,狄更斯生于朴茨茅斯市。他11岁那年,身为海军军需处管家的父亲,却因不善理财而欠债,被关入伦敦的债务监狱;全家不得不搬到伦敦的贫民区,狄更斯辍学,去鞋油厂做童工以补贴家用。生活境况的突变,给他带来不少苦难;另一方面,他从此接触到了伦敦最底层的生活。好奇的小狄更斯在干活之余,常去那些阴暗的小巷溜达,去那些破败的庭院游荡,偷听夫妻吵架,远观酒鬼斗殴。他不仅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而且拥有惊人的记忆力,他遇到的三教九流的人物形象,他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的五花八门的奇闻异事,牢牢地占据了他的脑海。他当时肯定想不到,这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为他后来得以起飞、成为伦敦生活最忠实的记录者和举世闻名的大作家而插上了翅膀。
10、但《双城记》备受争议,因为在狄更斯笔下,失控阶段的革命演变成了巨大灾难,狄更斯批判革命人民盲目屠杀,在憎恨贵族社会对他们残酷压迫的同时,自己也变成了一种畸形的社会阶层,除了仇恨和报复,一无所有。
11、狄更斯16岁学会速记,到一家律师事务所当缮写员,后成为法律报社的记者。由于工作需要,他游走于伦敦的大街小巷,广泛了解社会,尤其熟悉司法领域和议会政治的种种弊端。他常常带着笔记本在伦敦偏僻的角落和散落的乡村漫游,搜集了丰富的素材。1836年,时年24岁的狄更斯出版特写集《博兹札记》,以博兹之名记述其伦敦见闻,着重描画当时伦敦街头巷尾的日常生活,呈现一幅较全面的社会众生相,文笔幽默,间杂讽刺,雅俗共赏。此书一出,狄更斯一鸣惊人,从此正式步入职业作家行列。《博兹札记》成为狄更斯持续一生的伦敦书写的源头,狄更斯自此源源不断地续写着他的“单城记”。直到1870年,他因积劳成疾,永远地倒在书桌旁的那一刻之前,他仍然在奋笔疾书,诉说着他对伦敦,对祖国,那一缕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情绪。
12、狄更斯后来当上了法庭的审案记录员,接着又充任报社派驻议会的记者。这两项工作使他年纪轻轻就对社会、人生有了丰富的认识。他曾爱上一位富家千金,因阶级地位悬殊而遭拒绝。他没有因此消沉,反而更奋力上进。他到大英博物馆图书室学习,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他善于向生活学习,社会上各色人物的音容笑貌、生活习性、矛盾纠纷都是他仔细观察、研究的对象。狄更斯在二十三岁时就以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赢得声名,从此事业一帆风顺,一生共创作十四部半长篇小说和大量其他作品,《尼古拉斯·尼克尔贝》《老古玩店》《董贝父子》《大卫·科波菲尔》《艰难时世》《双城记》《远大前程》,每一部都造成轰动。他既是一位“娱悦大众”的通俗作家,又是一位有艺术独创性的伟大天才。
13、值狄更斯逝世150周年之际,我们希望能多人来关注、阅读这位极会写故事的作家,并推出了“狄更斯文集”第一辑(共8种),到6月9日为止,我们将每天介绍文集中的一本书,纪念这位不朽的作家和他不朽的作品。
14、1835年,查尔斯·狄更斯与凯瑟琳·霍加斯订婚。
15、长大后的皮普当了铁匠学徒,但突然间,他得知有恩主资助自己去伦敦接受“上流社会”的绅士教育。来到伦敦的皮普认为自己将获得远大前程,过上富有生活,却逐渐在浮华奢靡的生活中失去了自我,而更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一切来得远不如他想象得那样光彩……
16、《游美手记》即是对这次旅行的记录,内容极其丰富。从西部的原始森林到尼亚加拉大瀑布,从印第安部落酋长到美国总统,从重商主义到奴隶制度,狄更斯用幽默生动、真挚感人、深刻犀利的文字记载下旅行中的见闻、感受和思考,为读者呈现出一幅美国年轻时代的肖像图。
17、是世界著名的擅长幽默与讽刺的语言大师,同时他还是积极的社会活动家和费边社会主义的宣传者。他支持妇女的权利,呼吁选举制度的根本变革,倡导收入平等,主张废除私有财产。
18、“不属于一个时代而是属于所有时代的作家……狄更斯在英国文学中的地位仅次于莎士比亚。”
19、在给友人的信中,狄更斯坦承伦敦已成为他写作生活的一部分:“街道好像给予我的大脑工作时不可缺少的某种东西。当我周围没有庞大的伦敦人群时,我的笔就不听使唤。”写作之余,他常常几个小时连续驻足街头,或者注视两旁的建筑与庭院,或者观察川流不息的行人。他感到疲惫不堪或灵感消失的时候,就会迈出房门,走到大街上。他的脚步踏遍了伦敦的每一条街道,无论是繁华区,还是贫民窟;无论是富庶体面的西区,还是肮脏破败的东区。这里的风景、色彩、声音、气味、建筑和人群都对他有强烈的吸引力,激发着他的灵感与想象力。可以说,没有伦敦,就没有狄更斯的作品;反过来,没有狄更斯,伦敦的独特、灵性与魅力也大打折扣。
20、《写给孩子看的英国历史》( A Childs History of England )——1851年-1853年
21、默德斯东小姐是大卫继父的姐姐、大卫童年的灾星。她的性格特点是极端冷酷和残忍。她一出场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面色阴郁,皮肤黝黑,声音男性化,两道浓眉连在一起,她的钢制钱包合上的时候,咔哒一声,像是狠狠地咬谁一口。在狄更斯笔下,没有生命的东西也成了活的,她打扮时用钢制手铐和铆钉,这都是这位冷血的钢铁女人的性格写照。
22、(3)伦敦城,位于现在的伦敦市中心东北部,面积仅约6平方千米,是英国的商业和金融中心。(译注)
23、查尔斯•约翰•赫芬姆•狄更斯(CharlesJohnHuffamDickens,1812-1870),维多利亚时期文学巨匠,尤以长篇小说最为知名,代表作有《雾都孤儿》、《大卫•科波菲尔》《艰难时世》《双城记》《远大前程》等。其笔下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故事情节扣人心弦,擅以真挚动人的笔触描绘贫苦,用诙谐犀利的笔锋批判伪善;众多作品深得读者喜爱,经久不衰。狄更斯死后葬于西敏寺诗人角,被誉为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24、后来一位作家叫薄伽丘将其命名为神圣的喜剧。《神曲》分为三段第一段叫“地狱”,第二段叫“炼狱”,第三段叫“天堂”留名后世。
25、安徒生出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穷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父亲是鞋匠,母亲是佣人。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从小爱文学。
26、《荒凉山庄》( Bleak House )—— 1852年-1853年
27、伦敦的整体治安更是糟糕透顶,令人瞠目结舌。在《双城记》中,狄更斯描写了伦敦猖獗的犯罪现象:“武装歹徒胆大包天的破门抢劫和拦路剪径在京城重地每晚出现。黑暗中的强盗却是大白天的城市商人。……小偷在法庭的客厅里扯下贵族大人颈项上的钻石十字架。火枪手闯进教堂去检查私货,暴民与火枪手互相开枪。此类事情大家早已习以为常,见惯不惊。”
28、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1805-1875),丹麦19世纪童话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安徒生的代表作有《小锡兵》、《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
29、《美国纪行》( American Notes )—— 1842年
30、“狄更斯的价值是全新的,现代作家们依旧痛饮狄更斯至酣醉……如若办得到,我真想把每堂课的五十分钟都用来默默地思考、潜心地研究狄更斯,赞叹狄更斯。”
31、总之,多年来,文艺评论家们大都认为《远大前程》是狄更斯处于艺术生涯高峰时期、写得最为均衡的一部作品,尽管他们对全书的结局仍存在争议。在原来的结局中,皮普和埃斯特拉并没有一点儿最终有望结为夫妻的迹象。许多评论家,包括戏剧家萧伯纳(GeorgeBernardShaw)在内,都认为这样一个凄凉悲恻的结局跟小说的整个主题和基调颇为一致,与整部小说的开端和发展也相当合拍。可是狄更斯接受了同时代的小说家布尔沃·利顿(BulwerLytton)的意见,改变初衷,安排了一个较为圆满的结局。有人认为,也许这是狄更斯本人希望自己生活所会有的结局,因为当时他正跟自己的妻子凯瑟琳·霍格恩离异,热恋着一个年轻的女演员埃伦·特曼。不过这也只是没有什么确凿凭据的主观揣测而已。从艺术角度而言,目前的结局无疑更显得朦胧含蓄,韵味深长。
32、马克思在一篇为纽约《论坛报》写的文章中指出,以狄更斯为首的一批小说家:“在自己的卓越的、描写生动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
33、托尔斯泰思想中充满着矛盾,这种矛盾正是俄国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反映,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贵族知识分子在寻求新生活中,清醒与软弱、奋斗与彷徨、呼喊与苦闷的生动写照。
34、通俗历史小说,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1802-1870)的代表作。故事讲述19世纪法国皇帝拿破仑“百日王朝”时期,法老号大副爱德蒙·邓蒂斯受船长委托,为拿破仑d人送了一封信,遭到两个卑鄙小人和法官的陷害,被打入黑牢。狱友法利亚神甫向他传授各种知识,并在临终前把埋于基督山岛上的一批宝藏的秘密告诉了他。
35、《远大前程》是狄更斯最受批评家和读者同时赞赏的小说,曾被改编为多部话剧、电影、电视剧。书中有许多形象鲜明、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包括怪异乖戾的哈维沙姆小姐、美丽而冷酷的埃斯特拉、天真而善良的铁匠乔。书中讨论的阶级问题、大城市对人的影响问题等等,今天的读者读来都会有深刻的同感。
36、 今天分享第五篇,狄更斯的《雾都孤儿》。
37、我永远忘不了最初那一幕。那是1842年1月3日的早上,“布里塔尼亚”号蒸汽船一艘注册吨位在一千两百吨的定期邮轮,即将载着女王陛下的信件开往哈利法克斯(2)和波士顿。我走到船上一间“特等客舱”前,打开门,探进头,立时惊呆了,这其中一分确实是惊讶,九分则是忍不住感到滑稽。
38、托尔斯泰的作品纵然其中有反动的和空想的东西,但仍不失为世界进步人类的骄傲,他已被公认是全世界的文学泰斗。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39、如果你问伦敦人,他们最喜欢的英国小说家是谁?人们十之八九会脱口而出:“狄更斯啊!”没错,19世纪英国文坛巨匠狄更斯无疑是伦敦人的骄傲。记得2012年狄更斯200年诞辰时伦敦举行了一系列的“狄更斯年”庆祝活动,为这个“英国最好的小说家”(狄更斯官网)隆重庆祝生日。散布在英国各地的文学与图书机构、狄更斯博物馆、国际狄更斯社团等,以狄更斯之名,进行一次全年的文化狂欢。他们斥巨资修缮了伦敦的狄更斯故居,并将修缮工程意味深长地命名为“远大前程”;新版电影《远大前程》也隆重上映;大英图书馆在全国策划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人们为了参加罗切斯特市每年一度的“狄更斯节”,使得从伦敦驶往肯特郡的“匹克威克号”专列更加拥挤、更加热闹;当然,狄更斯的“粉丝”也络绎不绝地从四面八方涌向伦敦,寻访他的足迹,捕捉他所描摹的19世纪伦敦的依稀旧影。
40、《老古玩店》( The Old Curiocity Shop )—— 1840年-1841年
41、拥挤、阴暗和危险的环境侵蚀污染着人们的心灵。狄更斯塑造了形形色色的狭隘、麻木、冷漠、自私的伦敦人:贵族堂而皇之地享受着工人的劳动果实;商人们唯利是图,乘人之危;房东榨干租户的每一个铜板后,无情地将他们扫地出门;医生、律师等中产阶级费尽心机掏空客户的钱包;所谓的慈善家、社会改良派道貌岸然地大谈特谈一些无关痛痒的话题。除去这些不提,即使一个个本来纯朴的乡村少年,进入城市之后,也逐渐被铜臭所染,被功名所累,为虚荣所害。《雾都孤儿》中的奥利弗来到伦敦后曾误入盗贼之窝;《远大前程》中的匹普被周围公子哥的恶习所污染,变得浮躁、虚荣而势利。工业化城市对人们心灵的蒙蔽曾是浪漫主义作家们关注的话题。他们敏感地意识到,物质主义逐渐腐蚀着人们的灵魂,社会中纯朴的诗意和价值正在消亡。对此他们无不忧心忡忡,公开反对工业文明,发思古之幽情,提倡自然纯洁的乡村生活。狄更斯没有明确表达过城市文明使人堕落沉沦的观点,但是,他的作品却以生动具体的事例诠释了这一观点。
42、当时屋里还有一位女乘务员,正忙乎着往外拿干净的床单和桌布,这些东西都收在沙发肚里和隐蔽的柜子里,机关设计得巧妙绝伦,看着它们一个接一个地打开,直叫人头晕眼花。我们正自无聊,看着女乘务员这样忙活也很有意思,看到后来就明白了,原来舱里每个角落、每件家具都另有一重身份——都是隐秘的储藏所,表面的作用不过是个幌子,跟实际作用比起来微不足道。
43、他的文学传统不仅通过高尔基而为苏联作家所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在世界文学中也有其巨大影响。在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中,他提出了“托尔斯泰主义”,对很多政治运动有着深刻影响。
44、 每一天的你都是更进一步的、比昨天更好的你,加油哦。
45、《双城记》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所著的一部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所写成的长篇历史小说,首次出版于1859年。
46、一个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作家形象。大卫善良,诚挚,聪明,勤奋好学,有自强不息的勇气、百折不回的毅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在逆境中满怀信心,在顺境中加倍努力,终于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和家庭的幸福。在这个人物身上寄托着狄更斯的道德理想。
47、 从奥利弗的境遇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是极大的,这时候的资本主义上层阶级却是异常的奢侈,并且十分的专制,不允许底层人民有任何反抗的意识。当时处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热潮当中,英国的资本主义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对工人阶级的压迫和剥削相当的严重,社会矛盾十分的激烈。
48、即便我大惊之下,头脑恍惚,也还是意识到这间特等客舱确实是“查尔斯·狄更斯先生及其夫人”特别预订的,因为床上有张纸条清楚地写着这行字。我看着这张所谓的床,搁板高得令人望而生畏,上边铺着极薄的床垫,就像打了一层石膏似的;垫子上边盖着一床极平板的被子,纸条就别在被子上。天哪!难道这就是在之前的四个多月里,查尔斯·狄更斯先生及其夫人日夜讨论的那间特等客舱吗?他们想象中那间小巧舒适的舱房在哪里呢?
49、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品。
50、大卫的形象直接、准确、生动而形象地体现了狄更斯在企图通过儿童形象的代言,展现他以“仁爱”精神反抗资产阶级的贪欲和冷醋,渴求人与人直接的和谐、友爱;并希望所有的英国儿童也能通过良好的教育,最后成为高尚而且对社会有用的人。同时体现了作家所认为的人类的精神追求和社会生活应当是“乐观向上、欢快、温和”的人道主义思想。对大卫的刻画没有矫揉造作,而是出于内心的需求。这是狄更斯个体生命的创作本能,是他表达自我的最佳形式。
51、狄更斯于1842年1月首次赴美游历,在为期五个多月的旅程中,他从波士顿开始,足迹南至里士满,西至圣路易斯,向北直到加拿大的魁北克。
搜索更多
52句狄更斯简介100字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