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最火网名 > 说说大全 > 正文

79句弗洛伊德三大理论精选

弗洛伊德三大理论

1、指被压抑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原始冲动或欲望用符合社会要求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如用跳舞,绘画,文学等形式来替代性本能冲动的发泄。(了解即可)(弗洛伊德三大理论)。

2、意识是人格的最表层部分,它由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所构成:逻辑性、时空规定性和现实性。

3、弗洛伊德认为,梦的本质是潜意识愿望的曲折表达,是被压抑的潜意识欲望伪装的、象征性的满足。他把梦分为“显梦”和“隐梦”两部分。显梦是指人们真正体验到的梦。隐梦则指梦的真正含义,即梦象征性表现的被压抑的潜意识欲望。对梦进行分析就是从显梦中破译出隐梦来。

4、   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一类是生的本能,另一类是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生的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个体生存本能,其目的是保持种族的繁衍与个体的生存。性欲,是指人们一切追求快乐的欲望,性本能冲动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当这种能量(力必多)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机体的紧张,机体就要寻求途径释放能量。弗洛伊德将人的性心理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①口欲期;②肛门期;③性蕾欲期;④潜伏期;⑤生殖期。

5、它们同时受到遗传与环境两方面的影响。动力特质是指具有动力特质的特质,它使人趋向某一目标,包括生理驱力、态度和情操。能力特质是表现在知觉和运动方面的差异特质,包括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气质特质是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与强度的特质。

6、⑴无意识学说,弗洛伊德把自己的心理学称之为深层心理学,他构筑的心理过程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7、当人受到挫折无法应付时,即放弃已经学会的成熟态度和行为模式,使用以往较幼稚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叫退行。如某些性变态病人就是如此,成年人遇到性的挫折无法满足时就用幼年性欲的方式来表达非常态的满足,例如在异性面前暴露自己的生殖器等。

8、本我是由人生物本能和欲望为基础而产生的人格。如,饿了要填饱肚子,看到好吃的,喜欢的东西想占为己有等。本我遵循的是快乐原则。“我想我就要做”,不考虑现实环境。

9、弗洛伊德相信个体原欲的发展,如升华(sublimation)概念所示,为不断转换客体。人生来即属“多相变态”(polymorphouslyperverse),任何客体都可能成为快感之源。随不同发展阶段,人会固著于特定欲望客体——初为口欲期(oralstage)(如婴儿因哺乳产生的快感),继之以肛欲期(analstage)(如小儿控制肠道产生之快感),随之为性器期(phallicstage)。孩童接着经历固著性欲于母亲之时期,即所谓恋母情结,但因此欲望有着禁忌的本质,必须予以压抑——较不为人知的恋父情结(Electracomplex)则是性欲固著于父亲。

10、因为佛教也强调“我们要去觉察自己的身心”,禅修中尤其强调:要培养一个对自己内心细微部分的觉察力,由这个觉察力就能不断开发我们内在的智慧。觉察力增强到一定的程度,人就能够看到事物的本质、本来面目,能够达到一种开悟的境界。

11、弗洛伊德相信人类由互相冲突的两种欲望所驱动:原欲能量爱欲与死亡驱力死欲。弗洛伊德所说的爱/原欲,包含所有创造性、及产生生命的驱力。死亡驱力(DeathDrive)(或死亡本能)代表一切有生之物内在的冲动,欲回归至平静状态,甚至最终回到不再存在。弗洛伊德直到晚年才认知到死亡驱力,而这两种驱力的对照,代表了弗洛伊德思想风格的一大革命。

12、青春期时,青少年的第二性征会显露无疑,身体开始发育,男孩长出喉结、胡子等,女孩的第二性征更为明显,还会迎来经期,这些都在提醒他们,他们的性别是什么。

13、父母需要让孩子清楚家庭的序位和现实。就是,我和你爸爸(妈妈)才是伴侣,我们是大人,大人才能一起去化解生活中的各种难题,我们还能保护你,而你就做你的小宝贝好了!掌握这个原则就好,有时候小小严厉一下,关系也不大。

14、原生家庭,其实是孩子人性的练习场。我们可以这样来看待原生家庭的一个价值。6岁前,孩子主要是生活在家庭里,他要吸收营养,他要自主控制排泄,他还要学习竞争与合作。

15、《飞越疯人院》作为"美国电影史上最经典的电影之一",斩获了奥斯卡5项奖项,该影片围绕着热血青年默菲以积极鲜明的反抗冲撞疯人院枷锁这一故事而展开, 分别讲述了默菲、护士长、酋长及其它病人在看似平静、安详的精神病院选择的生活方式。

16、意识层次结构理论:阐述了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

17、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部分,从出生日起算即已存在。构成本我的的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如饥、渴、性三者均属之。本我中之需求产生时,个体要求立即满足,故而从支配人性的原则言,支配本我的是唯乐原则。例如婴儿每感饥饿时即要求立刻喂奶,决不考虑母亲有无困难。

18、拥有强大的自我,调控躁动的本我,才是获得新生的关键。以下情节或许可以阐释:

19、一个现象级营销事件的出现,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但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它们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都遵循着一些相同的法则,都摸透了大众心理和情绪的流动。其中的奥秘,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或许能为你解析一二。

20、是个体遭受挫折时用利于自己的理由来为自己辨解,将面临的窘境加以文饰,以隐满自己的真实动机,从而为自己进行解脱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如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

21、这一理论也不是安全没有任何依据,比如,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男性会出现一些女性的生理或心理特征,比如,他们的胸部可能会有发育的情况,他们的性格比女性还要软弱等。

22、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与意识的斗争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有时候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过失”变现出来,比如口误、笔误、误读、错放、遗忘和误解等。弗洛伊德认为,导致过失产生的心理机制和做梦的心理机制类似,都是被压抑于意识中的愿望经过扭曲掩盖后的表达。通过对这种过失行为的分析,能够发觉深层的潜意识的内在动机。

23、如果说,原生家庭是一个人人性最初的练习场,那么生殖期,也算是一个练习场,但已经是最接近社会的练习场了。

24、“转移”为情绪从危险物转向安全物。例如击打枕头,以避免攻击某人。

25、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医疗实践,逐渐认识到,不仅歇斯底里患者,即便是正常人,在意识的背后都可能具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和冲动,因不被社会习俗、道德法律所容许,必须被压抑下去而不被意识到。这些被压抑于心灵深处的欲望和动机构成了人的潜意识,它是人类一切精神生活的根本动机。这种潜意识学说,构成了精神分析的理论基础,弗洛伊德正是沿着这条线索,逐步发展、完善了他的精神分析学说。提出了“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俄狄浦斯情结”“力比多”“心理防御机制”等新概念,为心理学研究整个人类精神世界开辟了全新的领域,广泛运用在人文历史、艺术创造、教育及政治活动等方面。著有《性学三论与爱情心理学》、《梦的解析》、《图腾与禁忌》、《精神分析引论》、《自我与本我》等。

26、本我(与无意识):最有力、能量中心(利比多)。生本能、性本能与死本能。自我遵循快乐原则。

27、12岁后,孩子的身体和能量,都在急剧向成年人发展,他们所呈现出来的能量无穷,如果处理不好,就会进入所谓的“残酷青春”。

28、利用精神分析法来解 释某个梦境的时候,实际上就是抓住潜意识的真实想法,也就是本我的想法。 这里之所以会提出“冰山理论”,只是为了让读者对于意识、前意识和潜意 识,尤其是潜意识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

29、“冰山”风格——独特的形式美。海明威以精通叙事艺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他的“冰山”理论就是精通现代叙事艺术集中的体现。他曾在《午后之死》一书中写道:“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里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的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出来似的。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海明威就是根据“冰山”原理来创作他的作品,形成他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具体表现在他的作品的文体与结构上。

30、口腔期(口唇期0-5岁):这一阶段的性敏感区是口腔,也就是嘴唇额舌头,诸如吮吸、吞咽等动作是而婴幼儿性欲满足的主要来源。人出生后所做的一切活动个都是为了使自己感到舒适和快乐。

31、一个营销事件如果不能引起大众情绪的波澜,几乎很难达到刷屏级的效果。大众的哪些情绪最容易一触即发?我们可以根据情绪能量的高低和正负,把情绪大体分为以下四个象限:

32、弗洛伊德是从人的驱力所对应的躯体部位来进行分类的。他认为,婴儿在刚出生的时候,追求快乐的冲动主要集中于口唇这个部位,通过吮吸母亲的乳房获得一种满足。所以,他把第一个阶段叫做口欲期。

33、口腔期(出生到一岁左右):前期(0-8月)——吸吮吞咽;后期(8月-1岁) ——吞咽咀嚼吞食产生对养育者的亲密感,把自己与现实环境相分离—自我

34、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开创潜意识心理的研究,开创了人格心理学、动力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新领域,并促进自我心理学的发展,并且在心理治疗领域,影响了很多后来的治疗方法体系。

35、他的成就之一在于创造了无意识和潜意识过程,以及什么“自我”、“本我”、“朝我”了。这个理论是怎么创造的呢?从他的书中我们可以了解,他是通过和来访者的对话再加上自己的思考得来的,用我们的观点来说,他的观点纯属唯心主义,一点现实依据都没有。

36、6岁前,孩子要进入学校了,这时学校和社会还是会把他们视为孩子,而给予优待和保护,但再也不可能像在原生家庭那样,可以得到很好的抱持性环境了。

37、余光对红色的担心、恐惧、焦虑和痛苦怎么办?

38、精神分析里讲的,能让我们的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把潜意识意识化。换个角度来说,就是要扩大我们人的觉知、觉察。这一点跟佛教强调的方向是非常一致的。

39、欧洲的资本主义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化,人们所受到的心理压力增强,精神病患者不断增多,再加上因自然科学革命而引起的机械论心理学观点破产,促使弗洛伊德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研究人的心理结构问题。

40、你在会议中吵架时,尼泊尔的背包客一起端起酒杯坐在火堆旁。

41、每个人都存在雌雄同体 弗洛伊德觉得,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看,每一个男人或女人身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雌雄同体,这时正常的。根据这个观点,我们每个人会兼具两性特征,没有纯粹的男人或女人。 

42、无意识: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是意识的但已受压抑的心理活动,主要是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种族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情感。

43、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和无意识现象,无意识现象又可以划分为前意识和潜意识。前意识是指能够进入意识中的经验;潜意识则是指不能进入或很难进入意识中的经验,它包括原始的本能冲动和欲望,特别是性的欲望。

44、以象征性的行为来抵消已往发生的痛苦事件,如强迫症病人固定的仪式动作常是用来抵消无意识中乱伦感情和其他痛苦体验。

45、弗洛伊德不仅讲了性本能,还讲了死本能。佛教中讲,我们有三种根本的烦恼:贪、嗔、痴。贪心中最主要的就是和性有关的这方面,所以,贪心实际上可以对应于性本能。嗔心可以对应于死本能。死本能就是要破坏、消灭那些对自己有妨碍的,让自己得不到快乐或使自己不好的事物。这跟嗔心的定义是非常一致的。

46、前阵子风靡朋友圈的"柏拉图APP"性格测试图片,通过系列性格描绘文案的排列组合(文案描述的往往是大多数人共有的性格特点),为每位输入姓名的用户输出一张"专属"性格名片,用户将性格名片分享到朋友圈的动作背后,其实传递出"我是这样的,我很特别,大家快来了解我"的信号。这场营销在短时间内让该应用在appstore中社交(免费)榜单中的排名从150名开外一跃到了25名。

47、第三层次是意识系统,是人的心理最外层次部分,是人的心理因素构成的“家庭”中的“家长”,它统治着整个精神家庭,使之协调。

48、前意识即为延时性意识,有点像后知后觉的感知状态。特征是经过延时思考或者外界引导而返回意识状态。

49、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次。

50、在向自我小人说明了结果之后,再反过来解释原因,取得这些成果,不是好吃懒做就行,你得付出汗水。因果清晰,逻辑符合常识,才足以说服自我小人。

51、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无(潜)意识三个层次,好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意识,但隐藏在水下的绝大部分前意识和无意识却对人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意识即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

52、“压抑”为下意识的将极度痛苦的经验(如战争创伤),强制驱离意识层次;“抑制”则为有意识的进行同样工作。

53、对于弗洛伊德的这些理论,从后期精神分析学者的角度来看,有些部分是要去批判的,或者说它是不够准确的。比如,关于驱力,弗洛伊德理论中的驱力,就好像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中的那个力一样,有一种把人还原成生物本能的倾向。

54、不同之处在于:精神分析认为,人要去满足、去释放这种性的驱力;佛教认为,这种性的驱力是导致人在轮回中不断流转受苦的一个原因。所以,如果我们想解脱轮回,就要消解这样一种驱力。

55、位于左上方象限的一类情绪,即高能量负面情绪是大众最易被激发并相互传染的情绪。虽然人人都向往"诗和远方",但无疑"眼前的苟且"更具有搅动人们情绪的力量。

56、本能论:指的是人的生命和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原始冲动和内驱力。具体而言,分为自我本能和性本能。之后弗洛伊德重新整理了自己的理论后提出,人有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

57、固着: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在某个阶段得到的满足太少或太多,都会导致这个人的性心理固着在这一阶段。也就是说这个人发展停滞在这个阶段,这个人会持续地寻求这个阶段的满足方式。

58、自我小人关注一定时间内的回报,而不是当下的体验。各类理财产品会告诉目标用户,买了我的产品,你将在一定时间内获得一定的收益,并且它是安全的。当然,获得回报的周期越短,则吸引力越大,所以理财产品通常会通过赠送理财红包等方式,让自我小人觉得这笔交易更值,自己短时间内能获利更多。

59、自我的原则是遵循现实,按照逻辑、常识来行事。你必须清楚,你现在只能通过说服自我小人,那么你就必须足够有逻辑、有足够多的论据,让自我小人相信你所说的。更重要的是,你要足够现实,要告诉自我小人"如果你按我说的做了,你会得到什么"。

60、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的一种防卫功能,很多时候,超我与本我之间,本我与现实之间,经常会有矛盾和冲突,这时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自我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以某种方式,调整一个冲突双方的关系,使超我的监察可以接受,同时原我的欲望又可以得到某种形式的满足,从而缓和焦虑,消除痛苦,这就是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它包括压抑、否认、投射,退化、隔离、抵消、转化、合理化、补偿、升华、幽默、反向形成等各种形式。

61、(1)指精神分析的一种治疗方法和技术,它是以潜意识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科分支;

62、性蕾期(四岁至五岁之间):恋母恋父性别认同本我与自我冲突激烈

63、人类在正常和病态情况下都在不自觉地运用,运用得当,可减轻痛苦,帮助度过心理难关,防止精神崩溃,运用过度就会表现出焦虑抑郁等病态心理症状。

64、指精神上的痛苦,焦虑转化为躯体症状表现出来,从而避开了心理焦虑和痛苦,如歇斯底里病人的内心焦虑或心理冲突往往以躯体化的症状表现出来,如瘫痪、失音、抽搐,晕厥、痉挛性斜颈等等,病者自己对此完全不知觉,转化的动机完全是潜意识的,是病者意识不能承认的。

65、性倒错行为是一种正常现象 弗洛伊德认为,性倒错现象出现的时间点因人而异。同性恋也是一种性倒错现象,但他觉得这是少数人的异常性倾向,并不是以及罪恶的事情,也不是一种病症。

66、弗洛伊德于1923年提出了“人格的三重结构”说, 认为心理过程是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种力量冲突的结果。本我是“一团混沌, 云集了各种沸腾的兴奋”,本我受本能的驱使, 遵循“享乐原则”, 尽最大努力使原始欲望和冲动获得满足。自我处于本我和感官意识之间, 用理性和审慎来“保护”本我, 使之遵循“现实原则”, 以获得本我的安全和成功。超我是本我的压制者,是外部世界在人内心的反映, 表现为人人都必须遵守的社会道德准则。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可以看出, 自我是本我与超我的调和者与平衡者, 使自身能够做出恰当的选择, 更好地走出困境, 实现个人发展。

67、这个阶段,一个人对异性的强烈欲望像突然间没了一样,反而表现得对同性更有兴趣,整天是男孩和男孩一起玩,女孩和女孩一起玩,谁如果整天去粘异性,就容易被嘲笑。

68、这一切源于他父亲的死因,从以下对话可见一斑:“我父亲才是真正的强。他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只要他喜欢,所以人家都不放过他。” 酋长的父亲其实是酋长原来的本我,因为过于放纵而受到外界社会即超我的强有力压制。因为害怕自己会和父亲一样,酋长选择逃避这个世界。

69、潜伏期(六岁到12岁左右):学习、活动、性本能受到抑制、种族系统天赋

70、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低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本我是无意识,非理性的。遵循快乐原则。

71、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一类是生的本能,另一类是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生的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个体生存本能,其目的是保持种族的繁衍与个体的生存。弗洛伊德是泛性论者,在他的眼里,性欲有着广义的含意,是指人们一切追求快乐的欲望,性本能冲动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当这种能量(弗洛伊德称之为力必多)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机体的紧张,机体就要寻求途径释放能量。

72、超我按照至善原则行事,代表社会取向和自我理想。在商业环境中,也不乏利用超我小人的特点进行营销的案例,珠宝、别墅、名贵手表、高档汽车等产品就在努力地营造出身份感和阶级感以期打动客户。

73、从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可以看出,婴儿的一切人性,都会展现在婴儿与妈妈乳房这一关系中。所以,需要有意识地,让小婴儿和妈妈的乳房建立一个良好的关系,这样婴儿就会感知,世界以开始就是欢迎他的,一开始就是友好的。

74、是指个体利用某种方法来弥补其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从而掩盖自己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就是这种作用。

75、人格中意识部分,这部分在事实原则指导下,既要获得满足,又要避免痛苦。自我负责与现实接触,是本我与超我的仲裁者,既能监督本我,又能满足超我。更多的体现为规则的遵守度,通过规则来协调本我和超我间的矛盾。

76、还有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在体型上,青少年也逐渐接近成年人,这意味着,他们终于有了可以平等抗衡同性父母的生理条件。

77、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自我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其作用主要是调节本我与超我间的矛盾。

78、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1873年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学习,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

展开全文

搜索更多

79句弗洛伊德三大理论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