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最火网名 > 说说大全 > 正文

38句关于竹子的古诗100首精选

关于竹子的古诗100首

1、卷帘秋更早,高枕夜偏长。忽忆秦溪路,万竿今正凉。(关于竹子的古诗100首)。

2、____陆容《满江红·咏竹》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____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夜游》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

3、最爱此君秋一片,湘江烟火晓初晴。——仇远《花竹图》

4、诗人从自身的生活感受联想到屈原的遭遇,这里因借“楚辞”含蓄地表达了郁积心中的怨愤之情。首句短短七个字,既有动作,又有情思,蕴意十分丰富。

5、病中见窗外竹感赋董必武1952年3月4日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昭苏万物春风里,更有笋尖出土忙。

6、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7、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8、萋萋结绿枝,晔晔垂朱英。常恐零露降,不得全其生。叹息聊自思,此生岂我情。昔我未生时,谁者令我萌。弃置勿重陈,委化何足惊。

9、有诗倚竹猿猱迳,无梦排云虎豹关。城郭是非溪隔断,风烟灭没笔追还。

10、且食勿踟蹰,南风吹作竹。——白居易《食笋》

11、明杜堇东坡题竹图轴绢本设色纵15厘米横104厘米

12、抢节宁改,贞心自束。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

13、寺废竹色死,宦家宁尔留。霜根渐随斧,风玉尚敲秋。江南苦吟客,何处送悠悠。

14、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李白《谢公亭·盖谢脁范云之所游》

15、咏竹:茅舍小桥流水边,安居落户自怡然。风摧体歪根犹正,雪压腰枝志更坚。身负盛名常守节,胸怀虚谷暗浮烟。寒霜暑热毫无畏,春夏秋冬四季妍。

16、6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17、9历冰霜、不变好风姿,温如玉。——陆容《满江红·咏竹》

18、数里春畦独自寻。迸犀抽锦乱森森。田文死去宾朋散。抛掷三个玳瑁簪。

19、晏殊.宋(991-1055)。同叔。江西临川人。

20、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21、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杜甫《咏春笋》

22、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杜甫《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

23、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24、先生名利比尘灰,绿竹青松手自栽。王汝舟《咏归堂隐鳞洞》

25、此诗通篇采用“比”“兴”手法,移情于物,借物抒情。就表现手法而言,写竹的形态是实,写人的感情是虚;而从命意来说,则正好相反,写人的感情是实,竹的形态是虚。因为诗人写竹,从头至尾写竹,却又无处没有诗人自己的面目和精神。

26、淇澳春云碧,潇湘夜雨寒。憨山德清《咏竹五首》

27、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立根:扎根,生根。原:本来,原本,原来。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磨:折磨,挫折,磨炼。击:打击。坚劲:坚强有力。任:任凭,无论,不管。尔:你。

28、青竹丹枫 青竹生南方,丹枫长北地。因以“青竹丹枫”借指南北。

29、诗词书画卷,卷卷有竹篇。多少高雅士,情寄幽篁间。

30、(2)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

31、表面看起来,诗人是在写竹子的愁苦,其实是移情于物的手法,也就是将人的情感赋予在物上,人的怨情变成竹的怨情,从而创造出物我合二为情景交融的动人境界来。

32、扬州八怪的郑板桥,画了很多竹子画,并在上面题诗,他在《竹石》画上题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意思是人要有风骨,无论做什么事,没有咬定和坚韧的精神,是难于立根的。关于竹子的诗句的古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33、炉烟茗碗匆匆话,已觉人间万象虚。关于竹子淡泊明志,温文尔雅的诗句(全诗)(赞颂竹子的诗句及其出处):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34、破竹建瓴 势如破竹,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所向无敌。

35、钱起(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竹间路)暗归草堂静,半入花园去。有时载酒来,不与清风遇。

36、借居未定先栽竹,为爱疏声与薄阴。一日暂无能鄙吝,数竿虽少亦萧森。窗间对了添诗料,郭外移来费俸金。自笑明年何处在,虚檐风至且披襟。

37、又成一笑渌樽晚,诗卷竹风相与清。《环翠亭》宋陈知柔当年把臂入龙山,犹记相逢醉梦间。

展开全文

搜索更多

38句关于竹子的古诗100首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