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最火网名 > 说说大全 > 正文

88句论语原文及译文精选

论语原文及译文

1、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5、(评析)孔子在本章提出不与“暴虎冯河,死而无悔”的人在一起去统帅军队。因为在他看来,这种人虽然视死如归,但有勇无谋,是不能成就大事的。“勇”是孔子道德范畴中的一个德目,但勇不是蛮干,而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人,这种人智勇兼有,符合“勇”的规定。

6、  译文 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明智的。”(论语原文及译文)。

7、(⑴)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

8、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9、(诲:教,教导)(女:同“汝”,你)(第一和第六个知:指对待知与

10、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1、翻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12、子禽①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③之求之也,其诸④异乎人之求之与?"

13、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14、(⑴)君子:这个词一直贯穿于本段始终,因此这里应当有一个断句。(论语原文及译文)。

15、第一到第九则为语录体,第十则为对话体。这里所编的十则分别选自《学而》、《为政》、《里仁》、《述而》、《泰伯》、《子罕》和《卫灵公》。

16、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17、译文: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18、译文: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的

19、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20、《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看看下面的论语原文及翻译吧!

21、(原文)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22、(译文)孔子说:“有这样一种人,可能他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我却没有这样做过。多听,选择其中好的来学习;多看,然后记在心里,这是次一等的智慧。”

23、(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24、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

25、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26、  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27、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hǎn)》)

28、(5抑:表示选择的文言连词,有“还是”的意思。

29、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30、《论语》作为儒家经典,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

31、(4)道:有时候是一般意义上的名词,无论好坏、善恶都可以叫做道。但更多时候是积极意义的名词,表示善的、好的东西。这里表示“合理内容”的意思。

32、(原文)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3、(译文)孔子说:“如果说到圣人和仁人,我岂敢当?不过,永不满足地提高修养,不厌其烦地教育学生。则可以这么说。”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做不到的。”论语原文译文5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34、翻译:仁,距离我远吗?只要我想要做到仁,仁就随着心念到了。

35、(5)使民以时:时指农时。古代百姓以农业为主,这是说要役使百姓按照农时耕作与收获。

3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37、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38、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七十岁我的道德修养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而不逾越法度规矩。”

39、  译文 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40、(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41、(译文)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

42、注释:有:同“又”立:站的住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43、(4)道:有时候是一般意义上的名词,无论好坏、善恶都可以叫做道。但更多时候是积极意义的名词,表示善的、好的东西。这里表示“合理内容”的意思。

44、(出自):《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45、当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到来时,这样以后,你便知道松树、柏树是在最后凋谢的。

46、  译文 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想那个位置上的事。”

47、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

48、译文:孔子说:“听到马路消息就到处传播,那是违背道德的。”

49、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50、(5)使民以时:时指农时。古代百姓以农业为主,这是说要役使百姓按照农时耕作与收获。

51、  译文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52、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孔子语录翻译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53、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子。”(《子路》)

54、(1)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55、  译文 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奉行终生?”

56、译文: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取法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发现他们的缺点则作为借鉴,而改正自己。”

57、三个人一同走路,必定有我能取法的人在里面;我选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58、(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5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60、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61、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d。”(《卫灵公》)

6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6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4、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5、“几个人同行,在里面必定有我值得学习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而跟从他们学习,看到自己有像他们那样的缺点就改正它。”(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

66、译文:孔子说:“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就先不要往下进行了。”

67、(译文)冉有(问子贡)说:“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吗?”子贡说:“嗯,我去问他。”于是就进去问孔子:“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古代的贤人。”(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恨吗?”(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为什么又怨恨呢?”(子贡)出来(对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君。”

68、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69、其恕乎:其:大概,也许。恕:用自己的心来推想别人的心,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70、(3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

71、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就会败坏德行。小事不忍耐,就会败坏事业大计划。”

72、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73、(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74、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75、6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泛(5)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7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77、(原文)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78、(9)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79、译文: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80、8子曰:“君子不重(2)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5)友不如己者过(7)则勿惮(8)改。”

81、1-4曾子⑴)曰:“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

8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83、(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学习、工作或其他

84、(⑵)追远:远指祖先。旧注曰:追远者祭尽其敬。

85、论语八则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6、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87、7子夏1)曰:“贤贤(⑵2)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日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展开全文

搜索更多

88句论语原文及译文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