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最火网名 > 说说大全 > 正文

63句荀子是什么学派的精选

荀子是什么学派的

1、荀子还使用另一个论据。他在《非相》篇中说:“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故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

2、另外,我们也可以从哲学的研究方向来研究荀子。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我们搞哲学史的人只讲两个对子:唯物论和唯心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按照这样一种很死板、很教条的模式来研究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变成了简单的“贴标签”。80年代以后,大家就反对这个模式,要按中国思想史的本来面貌来研究它。

3、其次,古代经典都不容易读,好在大部分儒家经典都有前人的注释。如《论语》《大学》和《孟子》极为流行,你也注,我也讲,每一朝代都有十多种注释本留下来,大家就容易读。先秦的词汇难懂,但有秦汉的学者注释;秦汉的注释也看不懂了,又有唐宋的学者注释;明清的人又注释唐宋的版本。民国的人可以参考清代的,现在的人又可以看民国的。抄来抄去都可以拿着去骗学位、骗职称。《荀子》不一样,流传下来的只有唐代的注本,此后长期没有人整理过。到了清代才开始有人关注。因此,《荀子》相对四书来说,前人留下的研究成果不多,水平也不高。现在能看到最早的注本是唐代杨倞的,注得很不好。做学问最忌先有个思想在作祟。杨倞注释时不是忠于荀子的原意,而是削足适履,什么都往他自已的思想上去靠。因此,很多解释和荀子原意相去甚远,给后人阅读造成障碍。所以,这本书难就难在这里。 

4、荀子的学派归属问题自唐宋以来一直聚讼不已,足以说明荀学本身的复杂性。历代学者划分荀子学派的依据各有侧重,程朱将荀子归入法家主要依据的是其性恶论,程子说他“只一句‘性恶’,大本已失。”(《二程遗书》,卷《伊川先生语五》)。朱子以为“荀卿则全是申韩”(《朱子语类》卷一三七)。但是仅凭性恶论就将荀子归于申韩未免过于简单,没有顾及荀子思想的其他面向。谭嗣同、徐复观、郭沫若等主要批评的是其尊君与集权。但如上所述,荀子政治思想本身也包含治人与治法两个方面,需要对于这两方面的关系作出更具体的说明。另外,荀学以善于综合著称,他试图将儒、法、道家的不同思想综合为一体,提出了颇具特色的天道观、性恶论、道德观、礼法观和国家观,如要研判其学派归属,就不能不考虑到以上方面所形成的思想整体。

5、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因此,在孟子看来,人要成圣,必须“知天”。荀子正相反,认为:“惟圣人为不求知天。”(《天论》)

6、荀子一生波折甚多,但从未丧失独立自由的人格。(荀子是什么学派的)。

7、世界四大古文明中,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至今没有中断的文明,这自然证明了华夏文明非凡的生命力,但从维系华夏文明的制度形态看,秦以前是八百年的周王朝封建制,秦以后是二千多年的郡县制度,而秦制是一种典型的君主专制政体,因此,所谓的历史悠久同时也就意味着华夏民族遭受君主专制的时间之漫长,以及由于巨大历史惯性而来的现代政治转型的困境。五四以降,学界多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难以变革的原因追溯到孔子身上,但孔子仰慕周文而曰“吾从周”,他明显倾向于分权型的周制而非集权形的秦制。从先秦政治思想史上看,真正为汉以后君主专制奠定理论基础的是荀子,在他的政治思想中遗存着中国式君主专制的思想密码,也潜含着中华民族政治转型步履维艰的思想动因。

8、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荀子举出了孔子的例子。他说:“孔子将要担任鲁国司寇的时候,奸商沈犹氏不敢在早上把自己的羊喂饱了水以欺骗买主,公慎氏休弃了自己淫乱的妻子,一贯胡作非为的慎溃氏逃出了国境,甚至鲁国市场上卖牛马的人也不敢再抬高价格,这是因为孔子以正道来对待他们。孔子居于阙里的时候,阙里的子弟捕获的猎物不分彼此,家里亲戚多的人就分得多点,这是因为孔子以孝悌来教化他们。”对此,荀子总结道:“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也就是说,儒者的作用是在朝廷之中便美化朝政,在朝廷之外则美化风俗。

9、佛教思想和思孟学派的儒学,这两股思想在韩愈的时代对抗,打得不亦乐乎,打到最后就融合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用句平常话,就是不打不相识。你在印度,我在中国,你走你的路,我走我的路。佛教传到了中国,和儒学打起来了,互相不分高下就融合了。

10、如此一位具有最鲜明独立自由品格的思想家,却被历史弄得纠缠不清,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

11、(申论人物)申论写作6大经典人物素材合集!高分论据赶紧背!

12、但是回过头来看,中国思想史上有没有唯物论和唯心论的传统呢?我认为还是有的,只是不要把它绝对化、教条化就好。从唯物论的角度看,荀子是第一个系统阐述唯物主义的人。后面的人,柳宗元也好,刘禹锡也好,张载、王廷相、王夫之也好,都是从他这个路子下来的,应该说还有一个唯物论传统的。我认为这个唯物论传统一直到张岱年,张岱年对历史上唯物论传统钟爱有加,其中他最喜爱的是张载。80年代中期我们思想史研究室的包遵信发表过一篇《唯心主义再评价》的文章,对唯心主义评价很高,却相对贬低了唯物论。在一次学术会议上包遵信讲了他的观点,张岱年先生听后非常生气,坚决予以反驳。他认为绝不能抹杀唯物论哲学家的历史贡献。

13、秦昭王听了这番话,无法反驳,只能回答说:“好吧。”可惜的是,秦昭王最终也没有接受荀子的建议。

14、——————————                                       

15、荀子长则继续求学,但却不是当时任何诸子大家的学生,而是多方受教,游学成才的名士。此等大家战国多有,不足为奇。年五十而游学入齐,并立即名震齐国,说明荀子入齐之先,已经是一个学问有成的名士大家了。

16、虽然,吾人不禁有感焉。孔孟重君主之道德而不重其权势,申商重君主之权势而不求其道德。荀子乃兼重之。集成其美,其说似臻尽善。然而一考其实,则当世之君或为其所及见者,齐则威、宣、湣,燕则子喻,楚则顷襄,赵则孝成,秦则昭襄。凡此诸君之中,无一可为荀子治人理想之根据者。及至秦汉以后,曲学之儒,窃取荀子尊君之义,赋以治人之说,阿君之好,极尽推崇。流风所播,遂之昏庸淫暴之主,不仅操九有之大权,亦得被重华之美号。以实乱名,贻害匪浅。此虽荀子所不能逆睹,而其立说之有未安,亦由此可依推见。尚不如孔孟专重君德,或可补封建之阙,申商倚任治法,或可防专制之弊。此后两千年间欲求荀子入秦所见之治,已不可多得,则荀子所图兼者或竞两害之欤?(萧公权,1998年,第109页)

17、韩愈为什么要捧孟子,而将荀子排除在儒家道统之外呢?因为印度传入的佛教思想是谈玄说妙的,必须找到与其契合的才能打擂台。不然,人家谈天,你说地,擂台是打不起来的。孟子学说谈玄说妙天马行空,和佛教思想有很多契合之处。而荀子思想和孟子相比,则更接地气,偏向于人的实际生活和经验,反对神秘主义的思想、重视人为的努力。这和当时思想界的风气显得格格不入。不过,韩愈还没有完全抹煞荀子的地位,只是说荀子“大醇而小疵”,有点小小的不足而已。

18、我们今天对儒家有个刻板印象。一提儒家,你们脑子里肯定就是孔孟之道;一提儒家思想,就是孟夫子“人之初,性本善”的那套人性论,或者是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其实不然,孟子思想不能代表儒家的全部,也未得孔子真传。我所以选择讲《荀子》,就是要颠覆今天的儒家观,让你们了解统治过去两千多年思想的儒家本来面目是什么。我不像现在人那样喜欢做翻案文章。你们讲白的,我一定要讲黑,哗众取宠。说荀子之学才是儒家主流,不是我讲的话。《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儒家类》评荀子说:“况之著书,主于明周孔之教,崇礼而劝学。其中最为口实者,莫过于《非十二子》及《性恶》两篇。………平心而论,卿之学源出孔门,在诸子之中最为近正,是其所长;主持太甚,词义或至于过当,是其所短。韩愈‘大醇小疵’之说,要为定论,余皆好恶之词也。”梁启超说:“汉代经师不问为今文家古文家皆出荀卿。二千年间,宗派屡变,壹皆盘旋荀学肘下。”两千年间儒家宗派屡变,变来变去,一直都是在荀子学派的门下打转。梁启超对荀子是既肯定又否定的。有一个人是完全否定荀子的,就是谭嗣同。在他的《仁学》中也这样说:“(中国)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中国两千年来做学问的人学的都是荀子的东西,都是乡愿。他是在骂人啊!尽管是骂人,但他也承认两千年来的儒家思想实际上是荀子的学问。

19、语言文字是思想的载体,所以欲在政治思想上实行统必须统一文字。根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的说法,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废除各国古文,推行由李斯等人根据大篆改定的秦篆(小篆)。后来的隶书和楷书虽然在字形方面有很大发展变化,但字体结构基本承袭秦篆。

20、最终,荀子说服了临武君和赵孝成王。过了一段时间,又有门客对春申君说:“伊尹离开夏朝去帮助殷商,夏朝因此灭亡,商朝因此兴起。管仲离开鲁国前往齐国,鲁国因此衰落,齐国因此强盛。这就说明贤者所在的地方,国家便会安宁强盛。荀子是天下有名的贤人,现在离开了楚国,楚国将要因此不安了啊。”听到这些话,春申君马上派人前往赵国请荀子回来。荀子知道后,写信拒绝了春申君。春申君为此感到非常后悔,再三派人邀请荀子。最终,荀子答应回来,并担任了兰陵令。

21、荀子在秦国首先见到了秦国的宰相范雎。范雎问荀子来到秦国有什么见闻,荀子回答道:“秦国要塞险峻,地势便利,山林河谷都非常秀美,上天所赐予的物产也十分丰富,这是秦国在地理上的优势。进入国境观察当地的风俗,当地的百姓淳朴,音乐不流于淫秽,服饰也不轻佻艳丽,对于管理他们的官员十分敬畏而顺服,就像是上古时代的人民一样。走到大小城镇的衙门官府,官员们都很严肃的样子,无不谦恭节俭、敦厚谨慎、忠诚守信而不粗疏草率,就像是上古时代的官吏一样。进入国都观察秦国士大夫,离开自己的家门就进入朝廷的衙门,走出朝廷的衙门就回到自己的家门,丝毫没有自己的私事。明智通达廉洁奉公,绝不结d营私,就像是上古时代的士大夫一样。观察秦国的朝廷,所有的事情都被处理完毕,安闲得好像无所治理一样,这就是上古时代的朝廷啊。因此秦国四代以来国家强盛,并非侥幸,而是必然的结果。这就是我所见到的。所以说,国家政治安闲而又治理,简约而又周详,不烦乱而能有功绩,这是政治治理的最高境界。秦国已经很接近这一境界了。但即便如此,也仍有值得担忧的地方。这是为什么呢?大概是因为秦国没有儒者的缘故吧。要知道,治道纯粹就能王于天下,治道驳杂就能称霸诸侯,两样都没有国家就会灭亡了。这恰恰是秦国所欠缺的东西。”

22、儒者为之不然,必将曲辨:朝廷必将隆礼义而审贵贱,若是,则士大夫莫不敬节死制者矣。百官则将齐其制度,重其官秩,若是,则百吏莫不畏法而遵绳矣。关市几而不征,质律禁止而不偏,如是,则商贾莫不敦悫而无诈矣。百工将时斩伐,佻其期日而利其巧任,如是,则百工莫不忠信而不楛矣。县鄙则将轻田野之税,省刀布之敛,罕举力役,无夺农时,如是,则农夫莫不朴力而寡能矣。士大夫务节死制,然而兵劲。百吏畏法循绳,然后国常不乱。商贾敦悫无诈则商旅安,货通财,而国求给矣。百工忠信而不楛,则器用巧便而财不匮矣。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是之谓政令行,风俗美,以守则固,以征则强,居则有名,动则有功。此儒之所谓曲辨也。(《王霸》)

23、就战国末世的学派关系而言,荀子对儒家学派的沦落非常厌恶。荀子认为,真正的“大儒”已经没有了,更多的儒家士子已经沦落为“不学问,无正义……逢衣浅带(宽大的衣裳,宽松的腰带),解果其冠(戴着中间高两边低的士冠)……术谬学杂举,不知法后王而一制度,不知隆礼义而杀诗书。其衣冠行伪,已同于世俗矣!”事实很清楚,尊儒尊礼的荀子,对沦落的儒家士人阶层很是反感,不屑与其讨论问题。

24、除了祀祖之外,还有其它的祭仪。荀子对它们的解释也出自与此相同的观点。《天论》中有一段话说:“云而雩,何也?曰: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后决大事,非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也。”

25、临淄著名的稷下学宫,作为百家争鸣的重要舞台,汇聚了当时各个主要学派的重要学者,邹衍、邹奭、淳于髡、田骈、慎到等人都在这里宣传他们的学说。齐宣王对这些学者的事业非常支持,据《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邹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齐宣王将他们都封为大夫,允许他们不管理具体事务而自由议论。

26、春申君去世后,荀子再次被罢官,但也没有离开楚国。此后,荀子一直居住在兰陵,著述讲学,直到去世。

27、荀子在稷下学宫德高望重,他吸收了诸子百家中的合理思想,也有统一学术,为天下大一统奠定基础的雄心壮志。以统一学术的立场,他对诸子百家思想做出了批判。不过他的主要精力是放在建立前面所论述的思想体系上,对诸子的批判是次要的,只是一笔带过。而且他在批判的时候,主要不是针对某个学派,而是针对某些人的某种言论就事论事的批判。荀子认为,像禽兽一样不遵循礼仪,以它嚣和魏牟这两个人为代表。压抑人的本性,故意显得清高脱俗的,以陈仲和史鰌这两个人为代表。推崇功利和节俭少欲,反对礼仪和音乐,而让人伦和等级制度消亡的,以墨子和宋钘这两个人为代表。口头上推崇法度,而实际上不遵循法度,以慎到和田骈为代表。不遵循先王之道,反对礼义,喜欢用异端邪说来辩论的,以惠施和邓析为代表。古代的圣王已经确定了名学,让每件事物都有正确的名称与之相应,而当时的名学家是扰乱了圣王制定的名学,制造了徒劳无益的争辩。荀子还说庄子只明白天道,却不明白人道。老子只看到天道柔弱的一面,却看不到人强健有为的一面。以上这些批判,有的合理,有的不一定正确。除此之外,荀子作为儒家思想家,最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对儒家其他学派的批判。他说子张、子夏、子游这几派的儒学都是贱儒。这倒罢了,更让人奇怪的是,荀子把子思和孟子这一个儒家学派与墨子、惠施、邓析这些人并列起来批判,简直视之为异端邪说了。他是怎么批判子思和孟子的呢?他认为,子思和孟子虽然稍稍遵循了先王之道,自认为很有才能,志向远大,知识渊博,但实际上并不明白先王流传下来的制度和礼法。他们标新立异,创造了所谓的“五行”学说,而实际上这种学说晦涩难懂,已经违背了圣人的本意。什么是“五行”学说呢?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以及郭店出土的战国楚简,都有“五行篇”,根据上面的记载,所谓的“五行”指的是仁、义、礼、智、圣这五种德行。荀子认为,周公和孔子等圣人从来没有把这五种德行放在一起讨论,子思和孟子把它们组成理论体系,是师心自用。荀子注重师法,认为自己才是儒学的真正传人。他最推崇的儒家学派是子弓这一派,把子弓看成可以和孔子相提并论的圣人,可能荀子也是出自这一派吧。子弓是谁呢?有人说就是仲弓,也就是孔子的弟子冉雍。还有人说,子弓不是冉雍,而是《汉书》中所记载的孔子易学的第三代传人馯(hàn)臂子弓。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个子弓并没有什么名声,荀子把他抬得这么高,把其他儒家学派贬得这么低,有自我抬高门户的嫌疑。

28、《史记》记载,秦昭襄王在位期间,荀子曾去过秦国,打算劝秦昭襄王以儒治国,但遭到了秦昭襄王和秦相范雎的反对,荀子无奈而去。

29、荀子,是这类思想家中唯一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的政治理论家。无论其生存方式还是其精神创造,都不能不与特定的权力框架相联系。在这种社会条件下,既要保持独立自由的人格,又要保持独立自由的思想,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现实中的荀子,却做得极为出色——不受制于权力制约,不受制于生存艰辛,不受制于学派桎梏,不受制于关系周旋,始终坚实地立足于社会现实,始终研究着最尖锐的现实问题,始终保持着人格的独立自由与思想的独立自由。

30、这种亦法亦儒、非法非儒的立场与思想,在先秦大家中绝无仅有。

31、如此奇特的历史现象,与荀子的伟大思想体系相配么?

32、在《正名》篇里,荀子首先阐述他对于知识的理论看法,与后期墨家的观点比较接近。他说:“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这是说,人所赖以认知的功能称做“知”,人所赖以判断自身的认知与外部世界是否相合的功能称做“智”。人所赖以认知的功能,又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荀子所称的“天官”,如耳目;另一部分是心,即头脑。天官接收印象,头脑则对感官的印象作出解释,说明它们的意义。在《正名》篇里,荀子又说:“心有征知。征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五官簿之而不知,心征之而无说,则人莫不然谓之不知。”这是说,五官可以注意到某些感官收到的印象,但如果一个人不能对它们加以分类,如果头脑不能辨认它们,并赋予意义,则只能说,这个人无知。

33、《前线》推荐|《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历史价值与当代观照

34、那么,这样“居如大神,动如天帝”的君主,与民众的关系是什么?荀子说:“故曰:君子以德,小人以力。力者,德之役也。百姓之力,待之而后功;百姓之群,待之而后和;百姓之财,待之而后聚;百姓之埶,待之而后安;百姓之寿,待之而后长。父子不得不亲,兄弟不得不顺,男女不得不欢。少者以长,老者以养。故曰:‘天地生之,圣人成之。’此之谓也。”(《富国》)民众不但在道德上完全依赖于君主的教化,就连人民的力量、组织、财富、势力以至于寿命,都仰赖于君主来成就,这样的君主,对于人民来讲,只能用大救星三个字来形容他。甚至父子之亲、兄弟之顺和男女之欢,这些基于人之天性的人伦关系,也被荀子说成是君上的恩典,一旦意识到这一点,百官庶人除了敬节死制和忠信不楛之外,还能有其他选择吗?总之,荀子设计的王制是一个君权主导一切的集权社会,君主比爹娘还亲,君主比天地还伟大,不但任何可以对君主说不的政治力量已经被消灭,就是父子、夫妻和兄弟等社会性的人伦关系也被政治化了。

35、更重要的是,荀子同时具有独立的社会政治理念与哲学精神,没有淹没自己。

36、从此,荀子开始了私人学馆的育人生涯。李斯、韩非,一定是这个时期的荀馆学生。后来,春申君死于权力争夺,荀子被免职了,学馆也被废止了。荀子没有被牵连处死,说明荀子与春申君只是社会情谊,而不是春申君的政治死d,兰陵令只是挂名领钱而已,并不是实际的县令。春申君死后,荀子一直没有停止对现实的研究,并整理出了数万言的文章流传,直至老死兰陵……

37、(本文发表于《哲学研究》2016年第6期,本公号经作者授权发布。)

38、其荀子首先提出了“人性恶”理论,并对孟子的“人性善”理论进行了全方位的批驳,可谓振聋发聩。这一理论,非但是战国法家立法改制的根基理论,也是后世乃至当代立法思想的根基理论。

39、谭嗣同:1959年,《仁学》,转引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研究室编:《中国哲学史资料选辑》。

40、荀子在《礼论》中说:“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夫厚其生而薄其死,是敬其有知而慢其无知也,是奸人之道而背叛之心也。……故死之为道也,一而不可得再复也。臣之所以致重其君,子之所以致重其亲,于是尽矣。”“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故如死如生,如亡如存,终始一也。……故丧礼者,无它焉,明死生之义,送以哀敬而终周藏也。”这是说,葬礼的作用是向生者表明人生和死亡的意义,以悲痛和尊敬来送别死者,是隆重表示人的一生的完成。

41、紧急通知!2021公务员笔试延期举行!(附今日国考报名数据)

42、荀子重视文化传承的另一个重要证据,就是“传经”。荀子是“传经”之儒,我们没有听说过孟子传经,孟子在“弘道”方面做了许多事。而在“传经”方面主要是荀子做的。孔子之后有两个大人物是传经的重要代表,一个是孔子的弟子子夏,再往后就是荀子,汉代的经典传承是从荀子这一派下来的,这也证明了荀子对文化传承是很重视的。比如说《诗》学,《诗》学在汉代分为四大派,除了齐《诗》以外,毛《诗》、鲁《诗》、韩《诗》应该都是荀子传下来的。还有《春秋》学,《春秋》三传,除了《公羊传》之外,《谷梁传》《左传》两派也都是从荀子传下来的。

43、其实,在唐代以前一直是孟子和荀子并称,甚至荀子在前,孟子在后的。据谢墉《荀子序》记载,荀子“最为战国老师。太史公作传,论次诸子,独以孟子荀卿相提并论……盖自周末历秦汉以来,孟并称久矣”。除了司马迁之外,从汉代至唐代,一直有文献将荀子排序在孟子之前的记载。例如,东汉王充《论衡》称:“董仲舒览孙(荀子)、孟之书,作情性之说”;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称:“自子游、子夏、荀况、孟轲、枚乘……”;《北史》记,“孔、墨、荀、孟禀圣贤之资,弘正道以励其俗”;唐卢照邻《南阳公集序》称:“游、夏之门,时有荀卿、孟子;”权德舆称:“自孔门偃、商之后,荀况、孟轲宪章六籍,”均是先荀后孟,荀子的影响一直超过孟子。即使司马迁本人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里也是称:“及如荀卿、孟子、公孙固、韩非之徒。”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汉唐盛世,其治国核心思想主要是荀子思想。唐代著名宰相魏征借用《荀子》中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等诸多名言,和唐太宗讨论治国之道,成为千古美谈。

44、在儒家思想中,“礼”的含义十分广泛,它可以意味着仪式、礼节或社会行为准则。“礼”可用以指所有这些内容,但在上面的论述中,“礼”的含义更多是指社会行为的准则。这时,礼所起的是规范作用。“礼”在人满足欲望时,加以规范。但是在用于礼节、礼仪时,礼有另一种作用,就是文化教养。在这个意义上,礼净化人的感情,使它纯洁、典雅。在这方面,荀子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45、荀子的政治思想是以他的社会理论为基础的。我们前面说,先有“义”,再有“分”,然后有“礼”。在荀子的政治思想中,“礼”是最核心最关键的概念。与礼相关的概念又有“礼义”和“礼法”。“义”可以说是礼的原理,而“法”和“礼”几乎是同义词,如果非要仔细区分的话,“礼”更本源,“法”更具体,指的是那些详细明确的礼仪制度。“法”不同于“刑”,“刑”的地位要低于“法”。

46、我们一起试读本书的“缘起”与“绪论”部分内容。

47、荀子《儒效》篇认为,真正的“大儒”是仲尼(孔子),“彼大儒者……其言有类,其行有礼,其举事无悔,其持险应变曲当……千举万变,其道一也……通则一天下,穷则独立贵名。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跖之世不能污,非大儒莫之能立……”

48、《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的代表作,也是《荀子》一书开宗明义的第一篇。

49、关于“名”的由来及其运用,《正名》篇里说:“制名以指实,上以明贵贱,下以辨同异。”这是说,“名”的由来,一部分是伦理(即社会)的需要,一部分是由于逻辑思辨的需要。

50、先来看荀子对道德的论述。什么是道?荀子说,道就像一杆秤一样,是万物的衡量标准。除此之外,荀子没有对道做出更详细的描述。那么怎么才能认识和体会道呢?荀子认为,人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蒙蔽,一般人是很难明白什么是道的。人生下来会具有上天赋予的好恶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叫做天情。上天又赋予人类认识万物的眼耳口鼻等感官,叫做天官,这些感官都是有各自的局限性的。用来统领各种感官的是心,叫做天君。情感有迷惑性,感官有局限性,那么它们对认识道是有阻碍的,人们总是被各种因素蒙蔽,比如喜欢的,厌恶的,开始的,结束的,远处的,近处的,古代的,今天的,知识的渊博,知识的浅薄,等等,这些都会蒙蔽人们对道的认识。既然如此,怎样才能明白道呢?答案是放弃感官,要用心来认识。具体的方法,荀子给出了三条,第一是虚,第二是壹,第三是静。人的心中藏了很多知识和感觉,把它们都掏空抛弃掉,这就是虚。人的心会同时认识各种不同的事物,现在把它们都放弃,只一心一意地认识道,这就是壹。人的心无论是做梦还是闲暇的时候总是喜欢天马行空,浮躁好动,现在让心静下来不动,这就是静。做到了这三点,就能明白什么是道了。这种能明道的状态叫做大清明的境界。如果人能明道,那么他就不再受到万物的蒙蔽了,叫做解蔽。不受蒙蔽,就能看清世间万物的真相。能明道,就能守道,禁止不符合道的东西。圣王治国理政的关键,在于明道。我们很多人在学习道家思想后,仍然不太清楚怎样才能明道。荀子提供的方法,可以说非常切实可行了。荀子的方法,类似于一台电脑,减少磁盘中已经储存的内容,关闭掉其他多余的程序,减少它的运行内存,不要频繁地做多余的操作,那么它的性能就会好起来。在道家看来,这样的方法可以加强人的神,神足之后,人就可以掌控万物。说完了道,我们再看德。荀子没有直接谈论德,但从他对孔子言论的记录来看,他是理解和认同德的。什么是德呢?那就是虽然聪明智慧,但不表现自己的智慧;虽然功劳遍天下,仍然谦虚退让;勇气盖世,仍然看起来胆怯而谨慎;富有天下,却不愿占有什么。总的精神就是不要太满,懂得自我减损。君子谦卑处下,就像大地一样,万物在上面生长,大地功劳至大,却从来不索取,也不停止施行恩德。荀子在书中还记录说,大禹看到两个并肩耕田的人,都会在车上向他们行礼;来到人户多的小镇,都会下车步行。孙叔敖官做得越大,就越谦虚。俸禄越高,他所施舍救济的人越多。以上这些例子,都是德的思想。与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德”是比较接近的。从上面可以看出,荀子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是真正能懂道和德的人。

51、对于中国文明史,荀子的独立自由品格,具有恒久的典型意义。

52、荀子,出生于族性烈乱而自由奔放的赵国,少学有成。

53、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荀子批儒家,经常提到法家理念;荀子批法家,又经常提到儒家理念;最后,综合荀子自己的主张,则是法儒互补。最典型者,是荀子在《强国》篇中叙述自己的入秦见闻,大篇幅高度赞扬了秦政之后,荀子认为秦政最缺乏的,是“王制之道,儒家之教”。另外,对于墨家以及其余学派,荀子都曾经有过不同程度的批评。

54、钱  穆: 1996年,《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

55、荀子在齐国待的时间最长,在稷下学宫扬名于天下,但到了晚年,齐王听信谗言,荀子被迫离开了齐国,来到了楚国,被楚王任命为兰陵县令。然而,楚国人认为荀卿的思想太危险,荀子又辞别了楚国,回到他的母国赵国。赵王久仰荀子大名,拜荀子为上卿,后来楚国回心转意,春申君黄歇亲自派人来接荀子回楚国,继续担任兰陵县令。公元前238年,春申君被杀,荀子辞官,以老迈之年死在了楚国。

56、在治理百姓和富国强兵方面如此卓有成效的秦制,却由于无儒而失去了“本统”,这似乎使得荀子深感遗憾,也启发他试图将礼义融合于秦制以弥补其缺陷。可是,儒家的道德软件如何植入一个如此僵硬的法家专制体制之中呢?为解决此一难题,他提出了颇有特色的治法和治人理论。荀子指出:“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君道》)荀子融合儒法的意图十分明显。

57、按孟子的看法,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善端”,人只要充分发展这四善端,就可以成圣。而荀子的看法是:人生来不仅没有善端,倒相反,生来就有恶端。在《性恶》篇中,荀子试图证明,人生来就有贪图利益和感官享受的欲望;但是人又生来就有智性,使人可以成善。在《性恶》篇中,荀子说:“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因为人的本性是善的;荀子认为涂人皆可以为大禹,是因为人有智性。

58、这种惊世骇俗的思想,独出于战国,独出于荀子,是非常值得深思的。

59、范雎将荀子的这番话报告给了秦昭王。秦昭王很快便召见了荀子。

60、大家都知道,荀子提出过“法先王”“法后王”的问题。“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大家把“法先王”和“法后王”对立起来,认为荀子是“法后王”,其他人是“法先王”。“法先王”是复古的、倒退的、反动的。实际上,荀子是既“法先王”,也“法后王”。“法先王”就是讲“文化传承”,就是继承尧舜以来的文化传统,他讲过:“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他也曾批评惠施等人“不法先王,不是礼义”。“法后王”就是立足于当时政治,讲“政治儒学”。我们从中国现代社会考虑,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们现在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等于是“法先王”。但这不意味要把现代社会倒退到古代,这只是文化上的传承。若从政治上讲,那还要以现代的社会政治制度为主,在这个意义上就是“法后王”。荀子那个时代的政治文化背景是什么?是孟子一派过于强调“法先王”,“言必称尧舜”,什么事都按尧舜的方法办。荀子对孟子一派有所修正,“隆礼义而杀诗书”,“杀”是减少、降等的意思,就是要把《诗》《书》地位往下降,把“礼义”的地位往上抬,把当世的事情放在首位,我认为这是当时儒学策略的一个调整。

61、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显然,礼主要是教化手段而非政治措施,所以如此,因为礼的内在根据则是仁,“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所以孔子摄礼归仁,使儒家道德成为《中庸》所说的“合内外之道”。由于荀子主性恶,礼在人本身缺乏性情的基础,荀子在《性恶》篇说:“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埶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於治,合於善也”。他因此隆礼义而杀诗书,导致了礼的外在化、形式化和政治化,使其从教化性的措施变成了强制性的行政措施,荀子尽管重视礼的作用,却因为礼的政治化,通过表面上的“齐之以礼”,走向了实际上的“齐之以刑”,因为礼一旦被诠释为强制性的政治规范,就必定演变为法。因此,儒家的道德思想被植入到法家的政体之中,便不能不发生一系列的异变,乃是出于适应秦制的必要。吕思勉说:“荀子专论礼,而精神颇近法家”(吕思勉,第84页),其原因正在于此。综合荀学大体,荀子否定天命、主张性恶、重视刑罚、强调功利、国家至上、君权至尊等等思想都与法家相一致,加以他将礼异变为与法相近似的政治措施,荀学在性质上应更近于法家。

62、荀子和孟子到底有什么区别呢?荀子为什么要那么针对孟子呢?荀子所批判的孟子的“五行”思想仁、义、礼、智、圣,我们可以发现孟子注重的是个人的品德情操的修养,也就是儒家所说的“内圣”。而荀子更注重的是先王的礼法制度,并以礼法制度来建功立业,也就是儒家所说的“外王”。当然,孟子思想中也有外王,荀子思想中也有内圣,只是他们各自的侧重点不同而已。孟子更加坚持儒家的理想,而荀子则比较切合现实。孟子只效法先王,而荀子则不仅效法先王,也效法后王。所谓的先王,指的是尧舜和夏商周三代的圣王,至于尧舜之前的,荀子就不谈了。所谓的后王,指的是和荀子差不多同时代的君主。荀子认为,你光跟那些君主谈王道,谈仁义,这是没用的,没人愿意用仁义来克制自己。你要跟他们谈怎么建功立业,他们才有兴趣。孟子谈的那一套,中看不中用,这便是荀子对孟子批判的根源。就个人境遇而言,孟子一生碰壁,而荀子比孟子要好一些。

展开全文

搜索更多

63句荀子是什么学派的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