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句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意思精选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意思
1、《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太宗,即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在他的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十思”是奏章的主要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疏”即“奏疏”,是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属于议论文。
2、(近义词):安不忘忧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居安虑危安不忘虞有备无患处安思危忧盛危明常备不懈安不忘危
3、我们这些外甥都住在市区,离舅舅家有50里路,骑自行车到达,需要两个半小时,当时的公共汽车班次间隔长,时间也不合适,所以每年正月初我们就相约骑自行车,七八个人浩浩荡荡向八角进发。那个时候经常是大雪封门,刮着西北风。就是这样恶劣的天气,我们没有一个叫苦的,心里有一种信念,去舅舅家,听他讲故事。(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意思)。
4、教材对“戒奢以俭”的注解是“戒奢侈,行节俭”,把“以”当作动词“用”,将“戒奢”和“以俭”理解为并列关系,以与上句“居安思危”相对。
5、(译文)如果不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宽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如同挖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塞源泉而想要泉水流得远啊。
6、(大意)想要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培育树根;想要河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源头;思虑国家如何能够安定,一定要积累道德和仁义。
7、魏征不断劝谏皇上节俭省费,爱惜民力,他自己在个人生活中要求更加严格。早在青年时代,就不治家产。官至卿相,仍保持朴素作风。“所居室屋卑陋”,李世民几次“欲为营私”,帮他建造新房,都被他坚决拒绝了。
8、③戒除;禁戒。《谏太宗十思疏》:“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9、译文:臣听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稳固它的根底。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
10、故防奸以政,救奢以俭,忠直可使理狱,廉平可使赏罚。
11、居安思危:即指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险。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精神传统,体现了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身处高度文明的新时代,沐浴丰富的物质文明,面对丰富的自然资源,师生跳出追求安乐的舒适区,富有居安思危的意识,时刻保持警醒,把忧患之思转化为消除忧患之行,切实提高防范化解各种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12、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
13、惧:害怕。盈:满。下百川:下于百川。(大意)担心自己会骄傲自满,就应当想到江海的地势比所有的河流都低下。
14、木之长(zhǎng) 浚其泉源(jùn)
15、贞观中后期,国家形势越来越好,李世民对开创初期的困境渐渐淡忘,励精图治的锐气渐渐消磨,滋长了奢侈之心。贞观11年(公元637年),李世民在洛阳建飞山宫,魏征即时上了一个奏章,向李世民指出:“隋炀帝恃其富强,不虞后患,穷奢极欲,使百姓穷困,以至身死人手,社稷为墟。陛下拨乱反正,宜思之所以失,我之所以得,撤其峻宇,安于卑宫。若因基而增广,袭船而加饰,此则以乱易乱,殃咎必至,难得易失。”劝诫李世民罢建“峻宇”,节约用度,使人民过富裕的生活。
16、不过,《礼记》说的是晏子行俭,《盐铁论》是对“公卿大夫子孙”提出要求,诸葛亮也是谈官员的适用,都没有针对君王。讨论君主以俭垂范的,有以下文段:
17、出自唐代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18、(译文)如果不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宽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如同挖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塞源泉而想要泉水流得远啊。
19、诸葛亮《便宜十六策·赏罚》谈及俭对奢的制衡与纠正作用:
20、(反义词):及时行乐亡羊补牢高枕无忧麻痹大意出其不意刀枪入库
21、唐太宗贞观三年,濮州刺史庞相寿因犯了贪污罪被罢免官职,庞相寿申辩自己曾在秦王府为大唐建功立业,唐太宗听后生出恻隐之心,准备网开一面,让其官复原职。大臣魏征向唐太宗进谏道:“当年秦王的老部下为官者甚众,如果都像庞相寿这样恃恩谋私不受惩处,会让天下正直的人心寒。”唐太宗采纳了魏征的意见,对庞相寿说:“过去我身为秦王,是一府之主,现今我身在皇位,是天下之主,不能因私废公,徇私枉法。”唐太宗利用庞相寿事件诏告天下,警诫各级官员勤俭洁身,服务于民,切不可欺压百姓,搜刮民脂民膏,纵情私欲。凡是贪污受贿者,一律从严惩罚。此举赢得了群众的拥护,也稳定了人心,为大唐盛世奠定了坚实基础。
22、魏徵接着指出,历来的君王顺应天命治理国家,但大多数都是开头做得好,结尾做得差。“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诗经·大雅》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人们开始做一件事情往往充满了热情,积极主动,随着岁月流逝,热情消退,就不免难以持久、虎头蛇尾。帝王更是如此,即位之初雄心勃勃、励精图治,权掌得久了,长期处在周围人的畏惧或逢迎中,骄傲日滋、自大日盛、威势日重,往往就背弃初衷,为所欲为了。“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创业的君主面临的忧患很多,所以能够竭诚对待臣民,由于待人以诚,举国上下一心,能够攻坚克难;守成的君主处于太平之中,容易放纵自己傲视别人,由于君主不体恤臣民,人民也就疏远君主,哪怕是骨肉至亲也容易成为陌路。危险困窘时一种态度,富贵得志时另一种态度,这是许多人常有的问题,但出现在君王身上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在君臣不一心,人民疏远君王的情形下,国家即便以严刑峻法巩固统治,结果也是老百姓只会躲避刑罚但不会感念君主的恩德,表面上恭敬内心却不服从。君王如船,百姓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能不慎重对待民心。
23、前两段,从“思国之安”的命题入手,剖析了打天下易守天下难的道理,提出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主张,比喻贴切,对比鲜明,排比生动,十分具有说服力。
24、记得小时候,盼望着过年,过年可以穿新衣服,放鞭炮,把一整挂小鞭炮拆开,装进上衣兜里,边给长辈拜年收压岁钱,边在拜年的路上放鞭炮,那是一年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但我最期待的还是正月初二去舅舅家拜年,我们当地的风俗是初二去姥姥家拜年,我姥姥姥爷过世的早,我没见过他们,所以从我记事起,正月初二就是去我唯一的舅舅家拜年,年年如此,从未间断过。后来我结了婚,就带上媳妇,再后来有了儿子,等儿子稍大一点,便带着儿子一起去。
25、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分为二。居安思危春秋时期,有一次宋、齐、晋、卫等十二国联合出兵攻打郑国。郑国国君慌了,急忙向十二国中最大的晋国求和,得到了晋国的同意,其余十一国也就停止了进攻。郑国为了表示感谢,给晋国送去了大批礼物,其中有:著名乐师三人、配齐甲兵的成套兵车共一百辆、歌女十六人,还有许多钟磬之类的乐器。
26、魏徵,现作“魏征”(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唐贞观十七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祖籍下曲阳县(今晋州市)。隋唐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27、自从《尚书·武成》提出:“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垂拱而治”就成了帝王无为而治的最高境界。魏徵认为,帝王如果能够遵从“十思”,弘扬“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九种美德,就能选贤任能,达到天下大治的效果。“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他勾画出了一个美好的场景:有智慧的人尽心出谋划策,有勇力的人充分贡献力量,仁爱的人播撒恩惠,诚信的人奉献忠心,文臣武将都全力以赴建设国家,君主只需要用好这些人就足了,不必事事劳心费神、亲力亲为。
28、盖桡枉者以直,救文者以质。昔者,晏子相齐,一狐裘三十载。故民奢,示之以俭;民俭,示之以礼。方今公卿大夫子孙,诚能节车舆,适衣服,躬亲节俭,率以敦朴,罢园池,损田宅,内无事乎市列,外无事乎山泽,农夫有所施其功,女工有所粥其业;如是,则气脉和平,无聚不足之病矣。
29、魏徵死后不久,侯君集谋反案发,魏徵因曾举荐侯君集受牵连。太宗又听说魏徵多次将谏言表章先给史官过目,疑心他沽名钓誉,不是一个纯臣。因此,太宗取消了衡山公主与魏徵长子魏叔玉的婚约,并下令推翻魏徵的墓碑。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亲征高句丽,唐军取得了最后胜利,但战绩不如预期,太宗想起了魏徵,感叹说:“如果魏徵在,一定会劝谏我不亲征的。”于是,太宗立即命人以少牢之礼祭祀魏徵,又重立了墓碑,明君直臣终于得到了善始善终的结局。在唐太宗著名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魏徵名列第也高于诸多秦王府旧臣。
30、(出处)汉乐府《西门行》诗:“夫为乐,为乐当及时。”
31、居安思危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32、(近义词)极乐世界、灯红酒绿、秉烛夜游、醉生梦死、花天酒地、今朝有酒今朝醉
33、可以说,“戒奢以俭”的为政理念,起源于春秋,成熟于两汉,传承至魏征之谏而发扬光大。
34、(近义词)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居安虑危、安不忘虞、有备无患、处安思危、忧盛危明、常备不懈、安不忘危
35、1982年我师范毕业了,成为一名中学教师。那年春节,舅舅非常高兴,破例喝了点酒,还特意叮嘱我,一定要好好工作,居安思危。年复一年的拜年,一次又一次的演讲,主题词依然是“居安思危”,在舅舅的影响下,我最小的表弟刻苦学习,励精图治,最终考入清华大学法学院,取得国际法博士学位,如今是中央财经大学的一名老师。
36、随后的十余年里,魏徵没有辜负太宗的信任,坚持了敢于说话的作风,甚至在太宗已经很不高兴的状况下还要坚持把自己的意见说完。据说有一次,唐太宗回到后宫生气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了那个乡巴佬。”长孙皇后了解到是魏徵进谏触怒了太宗,于是,长孙皇后换上朝服向太宗隆重祝贺,说君主贤明才能有敢直谏的臣子。最后,太宗消了气,并给予魏徵赏赐。多次犯颜直谏,使魏徵享有诤臣、直臣的盛名,太宗也虚心接受他的意见,匡正过失。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魏徵病死,唐太宗伤心地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镜矣!”
搜索更多
37句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意思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