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句尼采是怎么疯掉的精选
尼采是怎么疯掉的
1、还在痴迷王阳明和尼采的人,赶紧醒醒吧,现在还来得及。这是一条走向非傻即疯的歧路,而不是走向智慧人生的正途。正途在哪里呢?在于回归真实的自然本身。
2、王阳明的知行合与尼采的一切皆虚妄,一切皆可为
3、作为译者,我是不是应该为尼采及其《瞧,这个人》做一个辩护呢?——比如让我来说:思想以及思想写作本来就是“疯子行动”,何足怪哉!或者,《瞧,这个人》根本还不是错乱之书,而是尼采精神失常之前最后的清醒之作?
4、其实,这就好像是对待“安全”一样,我们只能希望自己“平平安安”,但却不能要求“万事如意”。
5、为什么要把这两个人放一起写呢?因为他们两个十分相似,都是在类似的思想史阶段,做了类似的事情。而且,把这两个人放在一起讲,互相比较,既能更容易理解王阳明,也能更容易理解尼采。(尼采是怎么疯掉的)。
6、自我实现是发自真我需要的基础上,努力实现自己的潜能,并且能够用真实的情感与他人及这个世界相处。
7、尤其在自己的心目中;然而别人的承认与否也至关重要,一旦得不到别人的承认就会愤愤不平;
8、我可一点也没有贬义的意思,现在的人很多拿着“精神科”和“精神病”说事,挖苦讽刺,那是他们不了解。
9、或者说,在构成一个人的精神系统的全部“强力意志”当中,有一些做了叛徒、当了逃兵,或者是各自“占山为王”、“不服管教”,导致出现了一些“不应该”的“意志”,这个时候,作为整体的外化的人类的精神表现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或者我们说:从轻微的心理问题到严重的精神病症之间的所有谱系。
10、在发疯前,他的身体基本上像一个残疾人一般破败,他的视力基本上丧失了,神经和消化系统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失眠、内部器官痉挛,经常吃入食物马上就会呕吐出来,身上好的地方不多。
11、(5)参看德博拉·海登:《天才、狂人的梅毒之谜》,李振昌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62页。
12、摧毁道德评价体系的关键之战,就是杀死上帝。王阳明用来杀死上帝的思想是,心外无物。也就是直接宣布,天不存在,上帝不存在。这就是王阳明所宣扬的上帝之死。
13、尼采的妹妹利用整理尼采著作的权力,任意增删、篡改尼采的作品和信件,编成了适合她自己口味的《权力意志》。她把尼采的学说变成了种族歧视的武器,也让希特勒成为了这一学说的信徒。其实,尼采本人是非常憎恨反犹主义者的。
14、但你却告诉我,不要继续执着于此,你连我最后的一点希望也剥夺掉了。我即便患了社交恐惧症,可我在人前总的来说都还是不错的一个人,只是过不了自己的这一关。我二十五岁,身体健康,没干过伤天害理的事,唯独有了一点心理问题。
15、尼采在一个路边摊上,买到了一本落满尘土的旧书,这本书就是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对于别人来说,这是废纸一叠,然而尼采看到了一粒灯火、黑暗中的灯火。叔本华让人们知道这个世界有光明存在,尼采更要让这个世界沐浴在光明之中。
16、人生没有目的,只有过程,所谓的终极目的是虚无的。——人的情况和树相同。它愈想开向高处和明亮处,它的根愈要向下,向泥土,向黑暗处,向深处,向恶——千万不要忘记。我们飞翔得越高,我们在那些不能飞翔的人眼中的形象越是渺小。
17、对社会认可和社会声望的神经症性需求所有事物,仅以声望值来评价;自我评价完全以公众接受度为准;害怕失去社会地位(丢脸);自我形象膨胀;需要他人敬仰,害怕失去别人的赞赏。
18、如果我们把时间拉得再长一些,会发现,很多学习王阳明的人,不是成为了精神病人,就是成为了废物。比如蒋介石,凯申物流董事长,他就学王阳明,把自己学成了废物。(尼采是怎么疯掉的)。
19、在现在看来,如果这个贷款可以贷到80岁这个政策早些年到来,他们家也不用四处借钱,顶着巨大压力,一下子付清了。所以感叹这么好的事,没有让他们碰上。
20、很多人乐于去谈论尼采的人格,比较起来,却少有人愿意谈论尼采在哲学上的建树。他更像一个象征,一个冲破思想牢笼的猛士,大开大合,所向无前。他是一个狂人,支撑起他的疯狂的是耀眼的才华。不是他自己要疯狂的,是这个世界疯狂了,清醒的人只要有一个就会被人们视为疯狂。当历史冲开了烟瘴,人们重新回味那个年代的种种现象,才会发现那些时代的先行者是如何的伟大和勇敢。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用自己的思想与整个世界对抗。
21、但如此的努力不但没有让他写出更好的字,还让他的成绩变得更糟——他已经不是在关注自己写的内容,而是关注写字本身。
22、"疯子"都是后天形成不是先天的精神疾病,精神病人只因想的太多,有的死后才被人们发现"疯子"生前的所作所为是常人不了解的真理,是超前的理论和设想,人虽死去,但是对人类发展贡献是卓越的,是由环境现时社会和周围人的不解而造成的损失,也无法弥补的遗憾。
23、只有当我们越来越意识到自己对自己的各种暴行,醒悟到自己的幻想,知道自己的恐惧,明白自己一直在自欺,并体会到所谓的“追求”就是一种病态的执着的时候,我们才能从“心”出发,而不是从“应该”——此时,我们追求什么,或放弃什么,是依据我们的真心与情感,而不是被恐惧驱使。
24、第与生活际遇有关。尼采的一生受尽疾病的折磨。除了脑病,他还从父亲那儿遗传了“慢性头疼病与视力衰弱症”,又曾在普法战争时短期军中生活传染了赤痢白喉,连续几天几夜的头疼和痰阻的折磨,使尼采成了一个四分之三的盲人。忧郁、孤僻、狂妄的性格又使他离群索居,与世人格格不入。尼采的一生,漂泊无依,孤独,疾病折磨,呕心沥血著述,又不被世人理解,这些都为他后来的发疯埋下了隐患的种子。
25、其实,患者眼中的“普通人”一点都不普通,毕竟并没有各个方面都不比别人差,和每个人都处好关系的“普通人”。
26、人的生命,活着的最高意义,不再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不是遵循天的意志和道德评价,来获得一生中的最优结果。
27、即便我们撇开梅毒问题不谈,成年后病魔缠身的尼采在发疯前写下的《瞧,这个人》至少向我们提出了一个“疾病与哲学”或者“身体与哲学”的关系问题。至少在西方,哲学向来主要关心灵魂、精神问题,即便是赋予哲学以治疗功能的哲学家,他们的基本的区分逻辑也是:哲学治心病,医学治身病。把身体问题置于哲学讨论的中心地位,恐怕尼采又是第一人,与之相关的是遗传、气候、地方(中国的风水?)、饮食(营养)、休养等等。这些跟身体和人生紧密相关的问题却总是被以前的哲学所忽略,现在则被尼采突出地强调了。哲思的视野里纳入了人间烟火。
28、有人说,尼采疯了是因为太过狂妄嚣张,将自己“想”疯了。
29、我觉得真正治疗的时候,其实不太好说什么疗法,因为真正去治疗的时候,起作用的是治疗师这个人。我觉得不好说互通互用,但我认为都会帮到咨询师这个人。
30、最近,一翻朋友圈,亮瞎了眼睛:有个叫张楚廷的,指导数十位弟子孜孜以求、夜以继日勇攀高峰,研究他自己,真是内举不避亲,为国举贤。百度一下扫扫扫盲:张楚廷(1937-),男,当代著名教育家。数学教授,教育学教授,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导师,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生导师。原湖南师范大学校长,前任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校长。学术头衔和著作不止等身,登梯子可能够不着顶。
31、这篇文章要说的是,尼采背负了大多数哲学家没有背负的东西去和真理作战,他捕捞到的真理在某方面是更加深刻的,他狩猎真理的过程也是比其他哲学家更为凶险的。冲这一点,可以说他是“哲学家中的战士”。
32、孟子认为,人都是有良心的,这个良心,实际上是指人的天良。因为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赤子,也都有一颗赤子之心。老子也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孟子讲的良心,实际上是指,赤子之心的那种天良。
33、掌握这些之后,那我觉得就要系统地去参加精神分析的学习了。比如说系统的理论学习,从弗洛伊德到克莱因、到科胡特、到安娜弗洛伊德,其实这四个主要的理论之后,还要学从开始到结束中间的所有的咨询技巧、技能以及操作要求的相关规定,咨询设置、共情、阻抗、面质、解释等技术应用。
34、而老师所依据的评分标准,就是天定的这套规则。人要想自己给自己的道德打分,想要摧毁这套道德评价体系,就必须得杀死天。在我们中国的文化中,天和上帝是同义词,也就是要杀死上帝,杀死万物的最高主宰。
35、本书最早的中译本应该是徐梵澄做的译本(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据说当年鲁迅还为他的译本做过校改;1947年一年内出版了两个新译本,一是高寒翻译的《看哪!这人》(贵阳交通书局1947年版),二是刘思久的译本《看哪!这个人》(文化书局,1947年版)。我手头只有徐梵澄的译本(书名立为《尼采自传》),该译本现在收入《徐梵澄文集》第6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梵澄先生的这个译本做得古色古香,但严格性方面就差些了,有许多明显的错讹,令人遗憾,与他翻译的《苏鲁支语录》有天壤之别(后者虽然也不算严格,但少见有明显的错讹)。还有一个中文译本是根据英文本做的,品质更成问题,几乎没有参考的价值。
36、维特根斯坦的学说一点也不简单朴素,甚至非常复杂,到了当时没什么人能理解的程度,而他本人也被他的老师和学界认为是至少“有一点疏狂,永远不清楚他脑子里在想什么”。
37、本书的翻译工作原是为完成《尼采著作全集》第6卷的整体汉译本而做的,断断续续地弄了有两年光景,只完成三分之一。到2011年的春节,为准备新学期的尼采专题讨论班,我重新拾起这项译事。其时我刚做完了尼采第一本书《悲剧的诞生》(初版于1872年)的翻译(中译本已于2011年在商务印馆出版),接着就来做他最后一本书《瞧,这个人》,竟生出一些莫名的感慨。其一是有了一种完成和圆满的感觉,从《悲剧的诞生》到《瞧,这个人》,仿佛把尼采的东西从头至尾弄完了,其实还差得远呢——我主编的《尼采著作全集》中文版至今仅出了三种(第13卷,商务印书馆2010年),要全部做完,恐怕还得有六年时间。其二是对于人类思想/精神史的感慨:有谁说过?——思想史是一座尸骨遍地的坟场。像尼采这样的思想史上的特立独行者,意在成为一般哲学史的“终结者”,而代价却是自己个体精神的毁灭!——谁又能为尼采收尸?
38、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尼采是怎样挑战上帝,构建全新世界的吧。
39、但凡有追求,想要改变命运,有所期盼,都是理想我的召唤。但事情并不是这样简单,毕竟一个有非理性追求与一个混混度日的人也许都是病态的,只是表现的形式不同而已。
40、对,我是应该接受和面对不优秀的自己,即便是这样我也应该抱有对未来的憧憬吧。
41、只不过,这种辩护早已轮不到我来做了。围绕尼采的疾病(疯病),以及与疾病相关的尼采的天才、著作和思想(尤其是尼采发疯前夕的作品和思想),特别是在德语世界里,20世纪的一大堆文化名人参与了相关的议论和争论,其中的重要人物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心理学家荣格、精神病专家奥托·宾斯万格(OttoBinswanger)、作家托马斯·曼,还有作家莎乐美及其夫君、心理治疗师贝瑞(PoulBjerre)等等。——喏,这个名单够吓人的吧?
42、就像大家都使用的同一个词语,具有相通的感情色彩、理解意义和加工过程,但是,前缀符号却改变了它们的性质和价值。
43、在当时的欧洲,资本经济兴起,人们从心底渴望更多身体上和精神上的自由,然而欧洲大陆仍然被封建专制所笼罩,禁锢着人们的身体和精神。同时宗教完全占据了人们的灵魂,人们在思想上臣服于上帝,在行为上受制于教会。封建制和宗教构成了黑暗的世界,人们浑浑噩噩看不清脚下路,更加不能仰望星空。
44、瓦格纳却更加坚持己见,他一再劝他,“看在老天的分上,娶一个富婆吧!”他还同尼采的医生奥托·艾泽取得联系,并且告诉他自己猜想尼采的健康不佳是由于手淫过度。具有讽刺意义的是,瓦格纳不知道,尼采真正爱上的那一位富婆正是瓦格纳自己的妻子,科西玛。多年来,尼采一直用朋友式的关心的外衣掩盖他的感情。只有一次忍不住真情流露:1889年1月,尼采寄给科西玛一张署名“酒神”的明信片,上面写道:“阿里阿德涅,我爱你。”
45、尼采的书太枯燥了,也太“碎”了。如果不是抱着一定的决心,以及拥有相对多的时间,并且一定是要在自己的自身有足够的基础人生和生命阅历的前提下去读尼采,那很可能读不进去,读不懂。读不懂的时候,先不要读,换个时间、换个方法,再去正确地读。否则还不如索性不要去读,以免徒增烦恼、平添困惑、加深误解,还带来挫败。
46、1897年4月,因母亲去世,尼采迁居到位于魏玛的妹妹伊丽莎白·福尔斯特·尼采的家中居住。在尼采的一生中,他的家庭始终是他的温暖的避风港,作为这个家庭中唯一的男性,家中的五位女性成员始终围着他转,无微不至地关怀他,精心呵护他,尽量满足他的一切愿望。但尼采为了心中的崇高理想,毅然舍弃了这一切,像个苦行僧一样在这个风雨飘摇的世界中飘泊游荡,忍饥挨饿,沉思冥想。
47、这种差别几乎像+7和-7之间的差别一样大:
48、在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之后,人的天性丧失殆尽,而人受教化的人性,也失去了儒家礼教的约束,走向了无休止的互相争乱和互相伤害。那时候的社会,孟子放眼一看,都觉得眼前发黑,我的天哪,怎么人们都变成禽兽了呢?为啥这么多人都是大坏蛋呢?人为什么就不能好好的相亲相爱呢?
49、尼采到底为什么发疯呢?在翻阅了《尼采传:上帝死了!》之后,发现大概有三个原因。
50、如果这样也没说清楚尼采经历了些什么的话,那么这么比喻吧:其他哲学家是开着一辆舒服的房车旅游天下,记录世界,而尼采则是蹬着一个破三轮丈量完了地球。
51、如果一个人,可以给自己打分,他会不打一百分吗?显然,人人都会理所当然的给自己打满分。既然孟子说,考满分的是圣人,那我现在考满分了嘛,所以我就是圣人。现在,每个人都给自己打了满分,每个人都能道德完备,所以人人都是圣人。
52、敲黑板第二次,这里要注意,上帝是中国文化中所独有的,西方人并没有上帝,他们的最高主宰只是狗蛋。是后来的文化汉奸乱翻译,才把西方的狗蛋一词,翻译成了中国的上帝。
53、对于尼采来说,他确实是可疑的历史上拥有精神异常现象的大哲学家之而且是证据比较确凿的一个。
54、最后,于1889年1月初,尼采在都灵的卡罗·阿尔贝托街头彻底崩溃了,他拥抱了一匹马,随即被送回他的住处,他在那里打算刺杀德国皇帝,策划一场反对反犹主义者的战争,越来越肯定自己是酒神、耶稣、天主、拿破仑、意大利国王、佛、亚历山大大帝、凯撒、伏尔泰、亚历山大·赫尔岑和理查德·瓦格纳——视几点钟而定;然后他就给塞进了一辆火车,运到德国的一家疯人院,以后由他的母亲和妹妹照看,直到11年后去世,享年55岁。
55、(尼采:《瞧,这个人》,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出版。)
56、有老师说后现代流派是精分基础,我认为不对。郭老师讲讲吧,比如后现代的焦点,有很多理念和精神分析不一致。
57、这种真理的发现过程让尼采备受煎熬,也让尼采捕捞出了苏格拉底、黑格尔、罗素等人视野盲区之外的宇宙真相。
58、对爱与被认可的神经症性需求不加区分地取悦他人、讨好他人和希望被他人认可的需要;不由自主地迎合别人的想法;注意力中心在别人,而不在自我,把别人的愿望和意见视为唯一重要的事情;害怕张扬自我;害怕别人的敌意或自我内部的敌意感。
59、但是卢对尼采作为哲学家比作为丈夫更感兴趣。这次碰壁使尼采陷入长期的、强烈的悒郁之中。“现在我缺乏自信达到极点,”他向奥弗贝克诉说,“所有我听到的话都使我感到人们在蔑视我。”他特别怨恨他的母亲和妹妹,她们曾干预他与萨乐美的关系,现在同他断绝了来往,使他陷入更深的孤独。(“我不喜欢我的母亲,我妹妹的声音让我痛苦。我跟她们在一起时总是要生病。”)
60、而面对人的道德退化,王阳明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呢?他走向了反方向,认为一个班级里面,大家都是学渣,都经常考鸭蛋,是因为存在儒家的这套伦理善恶评价体系,如果能摧毁批改试卷的老师,我们大家每个人给自己的成绩打分,这样就能解决,为啥人都是坏蛋的问题了。
61、尼采是有史以来被人们谈论最多的哲学家之也是最不被人们所理解的哲学家之一。流言蜚语在他的身后绵延不绝,涉及他的性生活,他的政治立场,他的精神健康。他的学说也往往受到误读和曲解,其中最不幸的便是德国纳粹分子将他的学说曲解为法西斯理论的支柱。
62、弗洛伊德在上引讲话中提到了一个“梅毒公案”:尼采是否患有梅毒以及由梅毒引起了麻痹性痴呆。上面提到的20世纪文化名人都参与了这个“梅毒公案”的争论,且大部分学者都对此持肯定态度,认定尼采确实患有梅毒——弗洛伊德的说法是“脑梅毒”。这里的问题极其复杂,不仅涉及尼采的病史事实,更重要的是尼采的精神病(不论其起因为何)与尼采的思想之间的关系。
63、“上进心”本没有错,错在于你利用了上进心来逃避现实,维系幻想,找到安全。
64、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中了尼采的毒了,在没有去喜欢尼采的时候,就曾有人劝过我,并且说,看尼采写的书会疯掉;所幸是,我没有疯掉,而且活得好好的。
65、王阳明说,我是我自己的阅卷老师,我给我自己发明一套评价体系,在这套我来定的评价体系中,我想给自己打多少分,就给自己打多少分。
66、有人把尼采和庄子相类比,这是不对的,实际上,尼采和王阳明一样,他们看似恣意汪洋,但实际上都走到了庄子的反面。庄子是大写的天,要把人全部灭掉。而尼采和王阳明,则是大写的人,把天全部灭掉。他们和庄子,不仅不类似,而且还是走到了和庄子相反的,极端的反面。
67、这个问题似乎也可简化,可以表达为:尼采之后,我们如何做哲学?或者还有进一步的问题是:尼采之后,我们做何种哲学?
68、我可能更熟悉的是经典理论弗洛伊德这一派,但我也会觉得我受到来访者的影响非常大。那谁是主体呢?他们建立的很多新的设置、新的疗法尤其是后现代。我觉得他们的理念让人很感动,比如说他们提出了无思无欲。
69、从世俗的角度看,尼采的一生或许显现出一丝悲情色彩,然而他的思想早已化为光芒,帮助人们冲破黑暗。他的伟大值得每个人歌颂。
70、但这一切就如同慌不择路的逃难者,他压根就没有思考,只是一味地逃避。如果没有对反思,只是傻傻地执行“命令”,想必这将无所得。
71、甚至,他连“一个人”都没有。作为他整体精神现象和意志系统的内部,就连“他自己”都在出来和他自己捣乱,这不是笑话,这是一个恐怖的真实事情,尼采就一直活在这种“地狱”之中,为自己,也是为人类谋取希望。
72、于是,尼采主张,人应该超越善恶,抵达善恶的彼岸。每个人,都能自己给自己的道德打分。王阳明做的事,也是超越善恶的彼岸。
73、所以,读尼采是一种艺术性行为,且行且珍惜……
74、海德格尔帮助纳粹和他的哲学思想无关,是屁股决定脑袋或形势所迫。
75、郭沫若在《匪徒颂》中歌颂尼采道:“倡导超人哲学的疯癫,欺神灭像的尼采呀!西北南东去来今,一切学说革命的匪徒们呀!万岁!万岁!万岁!”
76、然而,任何偏倚的看法都是错误的。拿尼采来说,尼采既是天才,也是所谓的“精神病”,但他的天才和精神病之间,却没有必然联系,或者说没有单一的因果关系。尼采的天才是思考世界真相的能力,而他的“精神病”却又不得不承认在某些地方甚至夸张一点的说在很多时候,给他提供了另外一种看待真理的角度。——这种真理是他人没有的,大多数哲学家也没有的。
77、同样,尼采也宣称,统一的评价体系已经死了,也没有善恶了,大家想干啥就干啥吧,谁也别影响谁。这就是尼采说的那句话,我欲我所是。
78、尼采之疯,是一个比较令人心碎的事件。这事发生在1889年,尼采当时45岁,其实他已经过多的思考了关于人类和真理的问题,很多的哲学家,45岁的时候还来不及做完很多工作。伟大的康德写出震古烁今的《纯粹理性批判》时,已经57岁了,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哲学家需要高寿,需要健康,需要足够的在人世的时间才能够形成丰富的思想遗产。
79、在尼采杀死了狗蛋,推翻了西方的经学之后,接着对黑格尔进行穷追猛打。他宣称,黑格尔是道德的毒蜘蛛。杀死了黑格尔之后,尼采宣称,要重估一切价值,为什么要重估一切价值呢?
80、如果说尼采代表消极、堕落,或者是任何意义上的不作为、错误的作为,那都是误解了尼采。
81、如果你在确定自杀前恰好翻了一本叔本华的书,恭喜你,自杀成功!此刻你不是在天堂,就是在去通往地域的路上,这是受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的影响。
82、之后他认为如果自己写字更好的话,那么就可以取得好的成绩,从此他就开始苦练写字,也参加了写字培训班。
83、但是在所有的疾病里,表征为精神现象的“意志”如果出现了问题,可能给一个人带来的危害是最大的。精神现象是一个人所有的生物体活动现象中最高级、最具统领作用的,一个国家的王侯如果出现了问题,其影响远远大于一个基层的士兵”罢工“所带来的影响。
84、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
85、因为认为完美无缺而觉得高人一等;害怕在自我内部发现缺点或害怕犯错误;害怕批评与指责;对完美道德的无限崇尚,并因此束缚自己。
86、尼采很多时候,提供的并不是一个“健康”的大师或者哲学家所表现出的那样仙风道骨、玄妙超凡的形象,尼采和柏拉图不同,柏拉图是一个圣洁,或者说完美的代表;尼采也和老子不同,老子是我们眼中“神”一样的人,骑着小青牛出了函谷关就给天地之间留下了一片传说,至今提起来老子,没人会对他不是一个玄妙神通、已臻化境的印象。就像是金庸小说里飘飘如仙乎的那一类大人物,让你只有向往和膜拜的份,平起平坐都是不可能的。
87、那么就这事来说,用尼采的那句话来思考,大家是不是也看到了我们现在的人也都只看到了眼前,却没有看得更深,更远呢?
88、那么间接地是不是还可以看到这种迷信现象,在很多比较偏远的地方仍然存在?其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呢?估计都是没有见过世面,或是没有文化造成的吧。
89、尼采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到底说了一些什么?他的思想为什么会受到误读与曲解?本书深入尼采的生活与著作中,力图回答这些问题。
90、(8)本人曾围绕尼采之后、受尼采激发的海德格尔的多重思想努力,撰写《一种非推论的思想还能叫做哲学吗?》一文,刊于《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4期
91、在一种淡淡的忧伤中,我要开始讲尼采和哲学了……
92、从逻辑上来讲,“上进心”导致了病症与冲突,那么不要上进心,做一个最普通不过的,甚至是没有任何追求,一个醉生梦死,安于现状的人才是最健康的。
93、比如,一位男性患者,在人际交往中话不多,结果他要求自己成为一个能说会道,被所有人欢迎的社交能手。
94、尼采的病史,特别是发疯前的表现十分合乎梅毒的临床特征,要不然,我们也真难以理解尼采在1888年的天才狂热——尼采在一年内竟然完成了六本著作!尼采友人彼得·加斯特断言:“很有可能他只能在疯狂的状况下才能写出他的‘狄奥尼索斯’哲学”。(5)
95、对个人成就的神经症需求:优于他人的需要;以成为最佳(最佳情人、最佳运动员、最优秀作家、最佳职员)为标准来评价自己,
96、首先:正常的上进心是一种“希望”,而病态的的上进心是一种“逼迫”。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变得更好,但不是要求,更不是强求。
97、我们希望成功,希望自己优秀,但不是要求自己一定要达到。
98、一手把孔子往死里糟践,消解孔子的圣人解经权威。一手消解经学,认为六经不是对天道的注解,而只是政府行政公文。
99、据说梅毒这种性病是1493年传入欧洲的(不少人猜测是由哥伦布带回欧洲的),直到1943年第一个以青霉素成功治愈梅毒的案例,这种难缠、难说又难治的毛病竟折腾了欧洲四个半世纪。而在20世纪初,梅毒在欧洲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性病,约有20-25%的人患有梅毒,这就是说,只要一桌十人坐下来,其中就会有三个梅毒患者。梅毒的特点大致有三项:潜伏期长,经常会有几十年的潜伏期;具有摹仿性,实为伪装性,即它经常表现为其他病症,故不易识别;天才式亢奋,患者在发作之前常会有一个超常的精神和智力迸发期。——这就是不无神秘的梅毒,荣格所谓的“黑暗中的毒药”了。
100、尼采的IP实在是太火了。他的人设,以及他在全球受欢迎的程度,导致了巨大利益和商机产生的可能。从尼采的故居、纪念馆,甚至是曾经落脚过的客栈,都有着各式各类的手工艺品和相关衍生书籍的售卖。这些东西,共同导致了他的思想只可能误解误解再被误解,举个例子,你在网上搜尼采相关的书籍,很可能买到的是某个名不见经传的作者写出的东西,这个东西,你看了非但不会更加地读懂尼采,而且会让尼采距离你更远。“离一个人最远的方式,就是错误地接近了他。”这话用在尼采身上,太合适不过了。你与其买一个上面印有尼采照片的抱枕,也最好谨慎买一本广告和促销名单推荐给你的“尼采相关读物”。
101、杀死了上帝之后,又杀死了圣人,接着还要杀死注解圣人的人。这个注解圣人的人,在中国经学史上,就是指理学家。最著名的理学家,就是朱熹。上帝,圣人和理学家的关系是,六经注天,孔子注六经,朱熹注孔子。
102、另外一点也要了解前辈的从业经历,给大家推荐《心理治疗师的问答艺术》。还有也要了解一点法规,比如《精神病学》。还要看心理治疗行业的标准,给大家推荐美国第三版《成人心理治疗方案》,这些是想从事心理治疗,想了解心理咨询怎么样,我称之为对的知识,不管喜不喜欢,这些是必要了解的。
搜索更多
103句尼采是怎么疯掉的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