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句席勒德国精选
席勒德国
1、沐浴在这种自由、平等、友爱的美好氛围中,席勒灵感突发,创造了一首闻名世界,充满博爱与包容的颂歌——《欢乐..颂》。这首诗歌饱含了诗人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并呼唤人们保持勇气,追求美好生活。克尔纳是为这首诗谱曲的第一人,而30年后,尝遍生活苦难的德国音乐大师贝多芬将《欢乐颂》作为第九交响乐的收场合唱。《欢乐颂》因而在世界更加闻名。
2、席勒作于约1801年的诗歌断片《德意志的伟大》(DeutscheGröße)就证明了这种突变。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带有乌托邦末世论幻景的文化民族德国。它是一首典型的未完成作品,在席勒的所有作品中显得独一无但它在席勒时代却还不为公众所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首诗是围绕“何谓德意志?”所展开的讨论的隐秘引子,直到今天依旧触动我们的心。
3、席勒在此已清楚划分了“国家民族”与“文化民族”。席勒的这首诗歌断片也是弗里德里希·迈内克(FriedrichMeinecke)类型学中一个重要的佐证资料。他的《世界公民性与民族国家》(WeltbürgertumundNationalstaat,1907)一书首版于该诗被发现后五年。“从政治上被隔离的德国人建立了自身的价值,即使帝国灭亡了,德意志的尊严仍旧未受阻扰。” 席勒在诗中这样写道:“即使在战争的火焰中/德意志的帝国倒塌了,/德意志的伟大依旧留存。” 出版该诗的伯恩哈特·苏潘(BernhardSuphan)引最后一行中“德意志的伟大”作为诗歌的标题。后来我们又读到:“熔化在幻雾中/神圣罗马帝国,/我们依旧存有的/是神圣的德意志艺术!” 不过这段引文并非出自席勒的诗歌断片,它来自瓦格纳《纽伦堡的名歌手》(DieMeistersingervonNürnberg)结尾处。幸亏席勒的诗歌草稿是在瓦格纳死后很久才重见光明的,不然人们可能马上会猜测,瓦格纳的《何谓德意志》(Wasistdeutsch?)以及《名歌手》的结尾正源自这首与其在思想上如此接近的席勒诗歌。(席勒德国)。
4、戏剧家、诗人、自然科学家、文艺理论家和政治人物
5、与歌德的交往让已近不惑之年的席勒更加成熟。他褪去了些许青年时的冲劲,笔下增添了几分凝练与厚重;他开始意识到,即便是美也无法抵御时间的冲击;但若是人们诉诸内心,就会发现即便是在最大的不幸中,人依旧可以保有心灵的崇高。于是,他将目光转向历史,描绘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伟大个体。三部曲《华伦斯坦》(1800)勾勒了试图与瑞典和谈而结束三十年战争的华伦斯坦如何死于哈布斯堡皇朝的阴谋,《玛利亚·斯图尔特》(1801)展现了这位苏格兰女王如何带着尊严迎接死亡,《奥尔良的童贞女》(1802)则以圣女贞德为原型,诉说了她如何在抵御异族入侵的战争中带着必胜的信念牺牲。只有重现瑞士独立历程的《威廉·退尔》(1804)以胜利结尾:神射手退尔除掉了暴虐的总督格斯勒,而瑞士先民则在四林湖畔的吕特利草地上喊出了著名的誓言:“我们要结成一个民族,亲如兄弟,/碰到任何困厄都不分离!”
6、瓦格纳并未将“能被普遍理解、任何民族都可获得的”语言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语言,即对其他民族来说依旧必须依靠翻译才可被理解的语言。他的《未来的音乐》(Zukunftsmusik,1860)一文就体现了这一点,他在文中直接提到歌德与席勒的超民族追求。瓦格纳将这种语言理解为普世性的“音乐语言”,并等同于德国音乐,他认为这种“音乐语言”是由德意志的语言特性所决定的。
7、这首诗后经伟大音乐家贝多芬谱曲,与优美的旋律一起传遍了世界。
8、对德意志性的发现拥有一段漫长的历史和史前史,一直可以追溯到中世纪。但直到塔西陀(Tacitus)的《日耳曼尼亚志》(Germania)于15世纪被重新发现以来,才出现关于类似“德意志”的讨论,并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到达一个高潮。假如说18世纪末最重要的一批德国知识分子都具有启蒙主义、世界主义、大欧洲的思想倾向,那么拿破仑的崛起就带来了一个转折,这是一种“从对欧洲抱有希望的高昂情绪跌落到德意志民族的文化爱国主义”的转折,正如汉斯·约尔根·辛斯(Hans-JürgenSchings)在2017出版的《革命时期的古典主义》(KlassikinZeitenderRevolution)一书中所总结的。其中有一篇旁征博引的文章,名为《席勒的路程:从欧洲观到德意志文化民族》(SchillersWegvondereuropäischenIdeezurdeutschenKulturnation)。 辛斯分析了席勒思想的转变,起先他带着关注欧洲、期望欧洲各国之间“永久和平”的普遍历史主义思想,而法国大革命以后,尤其自拿破仑统治开始以后,就骤转为一种“文化民族观”。辛斯认为,这种观念让席勒曾经的欧洲幻想发生了“难以置信的最突然、最激烈的颠覆”。
9、小薇特别精选了位于德国海德堡的国际大学,它是以德国诗人席勒命名,在德国低成本安全的环境下可以获取美国欧洲双学历本科或者硕士学位的一所大学。该学校在中国教育部网站白名单。
10、1759年11月10日,席勒出生于涅卡河畔的德国小城马尔巴赫。他自幼天资聪颖,口才过人,14岁时进入符腾堡公国军校“卡尔学校”,学习法学与医学。但年少的席勒却已显露出对自由的渴望,厌恶学院内刻板生硬的规章,更厌恶符腾堡公爵卡尔·欧根的独断,不止一次地想象有一天能够逃离这一切。
11、且主题多是自画像和肖像。在席勒的肖像作品中人物多是痛苦、无助、不解的受害者,神经质的线条和对比强烈的色彩营造出的诡异而激烈的画面令人震撼,体现出一战前人们在意识末日降至时对自身的不惑与痛苦的挣扎情感。
12、谁知一百多年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席勒的馆柩被保护性转移,战争结束后打开一看,里面又多了一颗颅骨。估计是当初转移时工作人员手忙脚乱造成的差错。那么,哪一颗是席勒的呢?世上已无歌德,谁能辨认!席勒,也只有在歌德面前,才觉得有必要脱身而出。在一个没有歌德的世界,他脱身而出也只能领受孤独,因此也许是故意,他自甘埋没。 由此,令人明白世间本应有更多的杰出人物,只因为没有足以与他们对应的友情,他们也就心甘情愿地混同庸常,悄悄退出。
13、弗里德里希·席勒如同一颗彗星划过德意志的天际;他的一生虽短,却释放出理想主义的无穷光彩。这位德意志文学的巨擘在最富创造力的盛年骤然离世,让人不禁想起他那首动人的《挽歌》:
14、故事中的所有人物都非常的立体,无论是平民音乐师米勒,还是米勒的女儿露伊丝、宰相的儿子斐迪南,他们都不是非常完美的人,身上有着各种各样的缺点。但正是因为这样的缺点,才让观众们觉得他们格外的真实。
15、小薇微语:高度德品LIFE商学院的理念也是终身学习,多元化思维,所以我们要一起创建一个学习及辅导环境,培养大家的深思熟虑的思维习惯及终身学习以应对当今复杂及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
16、席勒是位活跃于精神世界的分析家和哲学家;而歌德,就像席勒所说的,是一个拥有"慧眼"的人,他用心观察着自然世界,并用它进行了各种实验。
17、剧中的主人公卡尔是个充满理想的自由青年,由于对腐朽卑鄙的社会现实心存不满,他幻想率领一队人马,把德意志建成一个强大的共和国。然而,一个卑鄙的阴谋,却把他的社会抱负,推向了绝路。
18、1764年,席勒5岁时,由于席勒父亲工作的变动及家庭经济条件的窘迫,席勒举家搬到了符腾堡边缘小镇罗尔希。小镇罗尔希风景优美,处于连绵起伏的山丘和茂密的黑森林之间。席勒在此度过了幸福的童年生活。
19、埃贡·席勒(EgonSchiele,1890年6月12日-1918年10月31日)奥地利绘画巨子,师承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维也纳分离派重要代表,是20世纪初期一位重要的表现主义画家。席勒受到弗洛伊德、巴尔等人的思想影响,其的作品特色是表现力强烈,描绘扭曲的人物和肢体。
20、《强盗》反映了年轻人对封建专制制度的痛恨与反抗,这从《强盗》第二版所引用的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特的话“药不能医者,以铁治之;铁不能治者,以火治之”可见一斑。恩格斯称赞这部剧作是“歌颂一个向全社会公开宣战的豪侠的青年”。经过这次公演,曼海姆宫廷国家剧院被后人称之为“席勒舞台”,而席勒则一鼓作气,又写出了诸多优秀剧本,被称为“德国的莎士比亚”。
21、席勒是德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人物
22、席勒受到弗洛伊德、巴尔等人的思想影响,其的作品特色是表现力强烈,描绘扭曲的人物和肢体,且主题多是自画像和肖像。
23、卡勒由此建立起连接席勒的诗歌断片与费希特1813年的政治断片的一座桥梁。“被拣选的德意志意味着获得最终满足、并通过整体联系获得整体满足的天职——他们自己首先具有示例作用,然后才是欧洲。”费希特认为,历史情况“一直阻碍着德国人成为德国人:他们的性格在于未来,而现在在对崭新、辉煌的历史之希冀中暂存。”这种希冀建立在“民族性格”的基础上,其“奇特之处”就在于它“没有国家、超越国家的存在,纯粹由精神构成。”(因此也具有“对外邦人来说极强的同化力量”,只要这个外邦人是学者、思想家或诗人。)费希特显然是在坦白自己对德意志文化国家及其普世性倾向的信念。“现在必须更深刻地区分什么是民族的,它是通过国家所构成的(公民则被吞没其中)?还是超于国家之上的?”假如“统一的德意志民族概念(…)还完全不现实”,而不过是“未来的假设”,那么这个概念“就不会仅仅使某个特殊的民族特性发挥作用,而会实现公民自由——倘若这一假设有朝一日可以兑现的话”。德国人“在永恒的世界计划中被命定,从培养个人自由出发”来发展国家。这种自由必须在一切国家面前获得保障,而国家则必须在这种自由中被扬弃。这样就会产生“一个真正的法治国家”,就会“出现一个世上从未有过的国家,他可以满怀热情地支持旧世界中的公民自由,却不牺牲大多数人为奴。没有这些大多数,旧世界国家是不可能存在的。这个国家所支持的自由建立在人类所背负的一切均平等的原则之上。几千年来,只有德国人为了这一伟大目标而存在,并将它慢慢酝酿成熟。除了这种发展目标,人类再无其他存在的因素。”
24、历史显然证明,披着弥撒亚式外衣的德意志文化民族观其实包含着被滥用的巨大危险。即使席勒的诗歌《德意志的伟大》真的拒绝了一切政治性的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其中的统治隐喻难道不包含着成为现实的危险吗?从德意志文化到德意志意识形态,难道并非仅一步之遥吗?这种意识形态所带来的结果甚至比纯粹的政治性民族主义更加危险,因为它超越各种实用主义而上升到抽象高度,正如同席勒的千禧年观点。由此开始,政治伴着过度的幻象而膨胀,最后逼向集权主义。第三帝国中包含着带民族主义色彩的非正常的千禧年主义,20世纪的德国历史已针对这一问题给出了众所周知的破坏性回答。
25、在2005年德国电视二台票选最伟大的德国人活动中,他排名第次于第六伟大的音乐家巴哈
26、自1987年成为自由作家后,萨弗兰斯基先后撰写了叔本华(1988)、海德格尔(1994)、尼采(2000)、席勒(2004)、歌德(2013)和荷尔德林(2019)的生平,塑造了德国浪漫派的群像(2007),描绘过歌德与席勒间的友谊(2009),还思考过恶(1997)与时间(2015)的问题。2001年,萨弗兰斯基入选德意志语言与文学科学院,先后获得尼采奖(2000)、荷尔德林奖(2006)、托马斯·曼奖(2014)等一系列德国重量级文学奖项,更在2009年荣膺德国一等十字勋章,是当今德语文化界首屈一指的大家。
27、小薇微语:学历教育分为学士学位及硕士学位,欢迎中国高中毕业的学生参加学习。欢迎将简历发到:eualliance@yeah.net
28、JohannWolfgang(von)Goethe
29、"我看他就像一个过分矜持的女人,你要把她的肚子搞大了,在世人面前羞辱她才能解气!"。
30、因为科尔纳的慷慨资助,席勒终于可以全身心地投入文学创作中去。1787年,他完成了名剧《唐·卡洛斯》,并在戏中虚构了波萨侯爵这一人物,让他作为“全人类的代表”单枪匹马觐见西班牙国王费利佩二世,并勇敢地说出那句振聋发聩的台词:“请您允许/思想自由!”正是这一部戏让席勒被后世尊为自由的旗手,正如海涅所言,席勒“摧毁了精神的巴士底狱,建造起自由的庙堂”。
31、席勒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终其一生,他从未放弃过文学的理想。1805年4月2日,在他去世前一个月,席勒在给好友威廉·封·洪堡的最后一封信中写道:“说到底,我们俩都是理想主义者。要是别人在我们身后议论,说什么事物造就了我们而非我们造就了事物,我俩必然会羞愧难当。”人们知道,他和洪堡完全不必感到羞愧。
32、小薇微语:小薇我非常喜爱席勒的诗歌,而且他的作品体现了道德的最高标准和真正受过教育的多语种世界公民的理想-这也在他的诗歌“欢乐颂”中有所体现。
33、小薇微语:高度德品LIFE商学院的老师及专家也将额外为学生做语言及职业辅导,帮助学生快速融入欧洲生活。同时帮助学生参加各种本地俱乐部活动,比如领英聚会,商会活动,帮助学生同职场精英直接对话。
34、托马斯·曼想证明席勒没有为德国人创作民族戏剧,其实可以援引席勒的《论崇高》(ÜberdasPathetische,1796)。在这篇论文中,席勒言之凿凿地写道:“长久以来,人们相信诗人对民族素材进行创作加工是对祖国诗歌艺术的一大恩赐。他们认为,古希腊诗歌之所以如此震慑人心,就因为它们描绘了本土的场景,用诗歌使本土的事件永存下来。不可否认,古典诗歌正因为局限于本土,所以才能产生现代诗歌无法比拟的效果。但这种效果真的属于艺术与诗人吗?(…) 诗歌的目标不应该是人类中的国民,而是国民中的人类。”
35、德国18世纪著名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德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36、德国18世纪著名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
37、歌德最先注意到的,是席勒的剧作《强盗》。但这部剧本他一点也不喜欢,并对这部作品引起的轰动效应不以为然。
38、ISBN 978-7-5201-8319-2
39、的确,在《唐·卡洛斯》付梓后第二年,巴士底狱便在法国大革命的洪流中化为瓦砾。到处都飘扬着象征自由、平等与博爱的三色旗,席勒本人也被授予法兰西荣誉公民的称号。然而时势的发展却出乎他的意料:所谓“自由”成了恣意的代名词,所谓“美德”成了暴虐的遮羞布;目之所及,只有不受约束的欲望和不近人情的法令。席勒意识到:文明的进步无法通过暴力实现,而只能通过艺术和美育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走向自由”。
40、1780年的德国正在进行“狂飙突进运动”,而且正值运动高潮时期。席勒《强盗》中的主人公卡尔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狂飙突进青年”,他由于不满当时德国社会专制与格局并存的现状,所以非常努力的追求自由,努力对社会提出了挑战,但可惜最终却以悲剧收场了。
41、这种未来音乐观观如何与瓦格纳在《纽伦堡的名歌手》中所假定的条顿人倾向保持协调一致呢?这就显然与他对“何谓德意志”这一问题的反思有关了。尤其是剧中汉斯·萨克斯(HansSachs)在结尾处充满争议的宣言:“为了我,不要鄙视大师,/为了我,尊敬他们的艺术”。瓦格纳借此间接回答了“何谓德意志”的问题。艺术之所以留存,正因为名歌手“以他们自己的方式”,以自己的目标来创造艺术,甚至在最恶劣的时代也渴望着“德意志的与真实的”。这正是瓦格纳在《德意志艺术与德意志政治》中所强调的“审美的最高原则”。他们是因艺术本身之故而为之,这正是瓦格纳对“德意志”所下的定义。
42、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席勒先是迁居耶拿,后又搬至魏玛,并结识了日后的挚友约翰·沃尔夫冈·封·歌德。自1795年歌德为席勒的《季节女神》杂志撰稿,到1805年席勒溘然长逝,他们二人共同缔造了魏玛古典文学的黄金十年。时至今日,在魏玛剧院正门前的广场上,依然矗立着这一对双子星的塑像:席勒在左,歌德居右,二人共握着象征诗人荣耀的月桂花冠;席勒左手握着一卷书稿,微扬着头,目光炯炯,仿佛正眺望着他在诗中所吟诵的那必将实现的理想。
43、整幅画作单纯而又富有变化,线条和色彩的微妙处理给人营造出了一种和谐舒适的氛围,透露出浓重的装饰性趣味。
搜索更多
44句席勒德国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