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最火网名 > 说说大全 > 正文

36句端午节的来历精选

端午节的来历

1、古时候,人们在端午这天有沐兰汤的习惯,用菊科的佩兰煎水沐浴,可治皮肤病、驱除邪气,也可选择用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或是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效果也一样。

2、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被称为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五月初五日因为都为数字,所以端午又被称为重午。(端午节的来历)。

3、在我国历史上,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说法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相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

4、《荆楚岁时记》甚至称五月五日为“浴兰节”:“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5、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午节的来历)。

6、为小朋友们开展“端午画额”活动,祝愿小朋友们驱虫避疫,虎虎实实。(陶静摄)

7、挂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8、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船只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踪迹,之后每年农历五月五日划龙舟几年。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9、潮汕人叫“叶下红”,每年只有这端午节才最稚嫩,长辈说此菜有清肠胃热的功效。

10、纪念屈原的说法: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那天,抱石跳汨罗江而自尽。后来人们就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11、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12、按照弗雷泽《金枝》的观点,大部分文明诞生时期,先民的原始思维主要是巫术思维,源于原始人对于未知世界的恐惧,只能通过巫术产生同化作用,以示自身和世界的关联以及一体化关系。随着先民们长年累月的观察、记录、传承,他们对世界的认识逐渐转入相对理性的认知,尤其是掌握了“神性规律”——天文历法。早在夏朝,中华民族文明已经凸显其灿烂辉煌,沿袭至久的夏历即是证明。到了周代,我们与世界文明接轨进入轴心时代:一个彰显理性思维的光辉时代到来了,诸子百家应时而生。

13、潮汕人家,端午相沿要在门楣、门环以至屋檐下,悬挂一束束用“红头绳”系扎着的艾草、菖蒲、榴花、蒜头、龙船花共合为五种称“五瑞”。旧俗传为“合五”以招屈原之魂,其实,古代潮人先贤是针对“恶月”瘟疫猖獗而采取的防疫保健措施,意在驱瘟辟邪。

14、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抱石自投汨罗江身死,又成为华人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15、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16、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下是我整理的端午节的来历,一起来看看吧。

17、这种说法也印证了古代对子嗣和传宗接代看的非常重要,也算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说法了。

18、澄海旧县志就载有:“端午门上插艾,用艾叶和榴花(页)簪在头发上,可辟邪。”

19、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20、端午节食粽是我国的传统习俗,粽的形状很多,品种各异,一般还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长形等各种形状。由于中国各地风味不同,主要有甜、咸两种。

21、在我国历史上,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说法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相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

22、今天,我们在传承原本习俗的同时,其实也在不断为端午增添着新意。

23、其实,像端午节这样古老的节日,其起源是多源的,其习俗也是在历史中逐渐积累而成的。

24、  《大载礼记.夏小正》说"五月蓄兰为沐浴也"。如今端午仍有洗兰浴以避疫之俗,如扬州以百草水洗澡。 

25、他们将粽子投到江河中是为了祭祀龙神;而将舟船刻画成龙形在水面竞渡,也是对龙的图腾崇拜。

26、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民族实验小学学生在欣赏“五彩粽子”香包。(丁根厚摄)

27、随着时间的推移,理性认知的加强,辟邪驱疫的功能逐渐固化为仪式,因此产生的娱乐心理逐渐形成。《荆楚岁时记》提到的多种习俗,尤其是对女性完成仪式的装扮要求等,都逐渐产生了娱乐审美的功能。如佩豆娘:“江淮南北,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奇巧。……加以幡幢宝盖,绣球繁缨,钟铃百状,或贯以串,名曰豆娘,不可胜纪。”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辟邪,更像是参加盛会的装扮。

28、《续齐谐记》记载道,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欧回见到有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对欧回说:“见祭甚善,常苦蛟龙所窃,可以菰叶塞上,以彩丝约缚之,二物蛟龙所畏。”

29、因此古人常将菖蒲和艾草插在门口,据说可以驱邪、治病。

30、又如佩戴五色丝的习俗,东汉应劭《风俗通》云:“午日,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

31、潮汕人有时将端午节称为“漏屎(拉稀)节”。在这时节,除了要服食圣甘枳和朴籽粿,还吃食真珠花菜(白花艾),用黄栀和蒲姜石灰制成的“栀粿”,或者用凉粉草做成的草粿等食物。

32、端午节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隆重的节日。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将艾蒿与糯米饭,放置于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用长柄木捶打制而成的米糕。这种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节日的气氛。

33、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34、附属装置传统龙舟可按各习惯制作龙头和龙尾,并备有锣、锣架、鼓和鼓架等,另可带水标2个,预备划桨若干个。

35、端午节又名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蒲节、龙舟节、浴兰节、粽子节等等

展开全文

搜索更多

36句端午节的来历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